刘贤墓志:见证墓志演变进程的标志性实物

本报记者朱忠鹤文并摄国宝碑刻辽宁珍藏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出土于朝阳地区的北魏刘贤墓志入选。入选的原因是因为这块墓志被做成墓碑的形式。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它是墓碑向墓志过渡的节点,证实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

2023年09月20日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国宝碑刻辽宁珍藏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出土于朝阳地区的北魏刘贤墓志入选。入选的原因是因为这块墓志被做成墓碑的形式。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它是墓碑向墓志过渡的节点,证实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

刘贤墓志与墓碑相似

1965年,朝阳地区发现了一座北魏时期的砖室墓。该墓已被盗挖一空,仅留下一块石碑。考古人员根据石碑内容,确认墓主人是北魏时期一位官职较小的官员,他的名字叫刘贤。

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块石碑十分珍贵——它丰富了北魏早期我省朝阳地区的历史、拓展了后世对北魏早期书法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这块外形似墓碑、却标注为“墓志”的石碑,在我国墓碑发展历史上具有过渡性的标记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8年前刘贤墓被发现时,墓内仅存一具腐烂的木质棺材和一座倒在地上的石碑。幸运的是,石碑保存完整,它的底座,也就是“鳌座”同样保存完好。目前,整座石碑已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石碑全高1.03米,碑身宽30.4厘米,厚12厘米,石碑顶部刻有“刘戍主之墓志”。这6个字介于篆书、隶书之间。正是通过这6个字,考古工作者认定这块外形像墓碑的石碑应该是墓志。

与一般墓碑不同,刘贤墓志的四面都刻有文字,一共194个字,这些字均为隶书,勾勒出墓主人刘贤的生平。

刘贤的官职是北魏时期营州(今朝阳)临泉戍主,是一位下级地方官吏,64岁去世。综合墓志文字,考古人员推断,刘贤很可能在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在位时期(公元452年至465年)去世。

墓志开头有“君讳贤”三个字,再加之墓志右侧刻有“君息僧沼,州西曹;息多兴,进士、都督;息贰兴,息康仁。孙高和,孙德素,孙法爱”等名字,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么乃亮说,这些文字表明,刘贤墓志是由其子孙刻立的。

刘贤的长子叫僧沼,曾任“州西曹”一职。“州西曹”即是“州府西曹书佐”的简称,是当时主管起草和撰写文书的小官吏。因为这一官职上的官吏大多能文能书,有考古工作者推断,刘贤墓志的内容和书法很可能出自僧沼之手。

刘贤极有可能是鲜卑族人

虽然刘贤姓“刘”,但历史与考古学家分析,刘贤极有可能是鲜卑族人,或者是有着鲜卑血统的其他部族人。

碑文中写道,刘贤“字洛侯”。实际上,在北魏时代,以“洛侯”为字的人并不少,而且都是鲜卑族,且时代比较早。也就是说,在北魏早期,不少鲜卑族人的名字都愿意以“洛侯”为字。从这一点上,也印证了刘贤是鲜卑族人。

墓志中还写了刘贤的籍贯是“朔方人也”。“朔方”是个地名,汉代时就有,大体范围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阴山山脉以南,河套北部、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和山西汾河以西的一部分地区。这样看来,刘贤的生活与工作地点距离籍贯十分遥远。墓志碑中记载了刘贤来到辽西的原因:被迁移至此。

历史文献记载,北魏灭掉大夏后,前后两次俘虏和迁徙人口:第一次迁徙到了平城,第二次没有明确记载,但刘贤墓志写到“散入燕齐”,很可能是从籍贯地被迁徙到辽西地区戍边的。

墓志中记载,刘贤先是在冀州做“郡中正”,这是一个乡官。后来被任命为“临泉戍主”。

考古学家曹汛认为,刘贤任营州临泉戍主一职是在北魏前期,又在北部边塞地区。当时,这个官职的地位并不高,刘贤自“郡中正”改“戍主”,可能也只有八九品,管理巡逻戍边的士兵三五十人。

墓碑与墓志有明显的区别

刘贤墓志碑之所以入选《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墓碑形式的“墓志”。

曹汛曾经指出,在北魏出土的墓志中,像刘贤墓志这样上有螭首、下有鳌座,完全是地面上隆重大墓碑的形制,还是首次发现。不仅如此,这种外形是墓碑,但却写着“墓志”字样的碑,目前也仅此一例。

么乃亮表示,梳理中国墓碑、墓志的演变脉络可知,中国最早的“碑”起源于春秋时期。那时候的碑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种立于宫门前,类似于“日晷”的作用,一种是宗庙院内拴祭祀牲畜的石柱,还有一种就是墓碑。

那么,墓碑和墓志有什么区别呢?

么乃亮说,一般来说,墓碑竖立于坟墓前或后,以表彰死者,又称墓表。如果竖在墓道上,称为神道碑或神道表。墓碑一般刻有死者姓名、生平等文字,起源于古代死者下葬时用来牵引棺椁的丰碑。

碑刻的出现,始于东汉初年。由于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宫室勋贵重视上冢礼俗,讲究坟墓建筑,再加上当时炼钢技术的进步,坚利的钢铁工具便于开凿和雕刻石材,于是,他们在建造石祠、石阙、石柱的同时,也流行以坚固的石碑代替从前易朽的木制墓牌。到了魏晋时期,朝廷禁止在墓前竖立碑阙。至此,东汉时期盛极一时的竖立墓碑风气被取消。至南北朝时期,刻立墓碑风气又重新兴起。隋唐以后,墓前竖碑之风大盛。不仅如此,此时墓中还多埋有一块与墓碑内容相同的墓志,形成地面地下互相对应,而且,这种形制成为唐代以后墓葬的主要形式。

墓志是随棺椁一起埋葬的碑,一般为方形石质或砖质,有盝顶盖,通常平置于墓内的墓室门前、墓主头前或甬道中。

墓志文体繁简不一,字数由十数个字至数千字不等,内容与墓碑相同。

关于墓志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超所著的《墓志溯源》中记载,墓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定型,其形制受到墓砖铭、墓碑等器物的影响。其内容、文体则吸收了柩铭、墓砖铭、墓阙铭、神道、墓碑、墓门等各种刻铭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充实发展。埋没的目的也与墓砖铭、枢铭、神道、墓碑等完全一致。因此,墓志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早期。

魏晋时期是墓志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盛行一时的墓碑由于被严厉禁止而从地面转入地下,与圹中的铭刻器物汇合,形成形制较小的石质墓志。这一转化在文体上、刻制工艺上都给墓志的发展以极大影响,推进并促成了墓志定型化。

南北朝时期是墓志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墓志的名称已正式出现,形制和文体都已相对稳定成型。其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对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谱系的叙述,对死者生平事迹、才能品行的记述和颂赞,用“铭”的韵文来表达哀悼。此后,墓志大行于世,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

么乃亮表示,墓碑与墓志的功用基本一致,但又有明显区别:其一,建立的方式不同。碑立于墓前地面上,与世人共观,重在炫其德业;墓志埋于地下,为防陵谷变迁,而追求永久。其二,形制不同。墓碑常有碑额和碑阴题名,墓志有墓盖,部分墓志有首题。其三,材料不同。墓碑全用石头制成,墓志则以石头为主,也有少量砖质。其四,内容大体相近而有侧重。墓志内容更详细,而墓碑以叙事赞颂为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