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夜宴”赋能“城市经济盛宴”

“十一”长假,国内一些城市的旅游成绩单“十分抢眼”,不论是游客数量,抑或是旅游收入,都攀升至新的高度。笔者暂不谈宏观层面上这个假期的旅游成绩,仅就观察到的细节而言,其中一个变化就值得梳理——

2023年10月08日

  “十一”长假,国内一些城市的旅游成绩单“十分抢眼”,不论是游客数量,抑或是旅游收入,都攀升至新的高度。笔者暂不谈宏观层面上这个假期的旅游成绩,仅就观察到的细节而言,其中一个变化就值得梳理——这个假期,一些地方政府紧紧抓住文化要素,并将其嵌入整个假期旅游,尤其是夜间经济中,实现了以文促旅,以文彰旅,在丰富当地旅游内容的同时,也对外凸显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位于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中外,这个假期,当地在中秋夜前后,推出了“夜游龙门”的活动。当流光溢彩的灯光与千年的佛窟相遇,游客徜徉其间如痴如醉的同时,龙门石窟的热度也迅速蹿升至河南所有景区的榜首,快速成为国内热门景区之一。

  须承认,近些年来,随着旅游方式与旅游心态的转变,过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赶集式”旅游越来越遭到游客的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对当地风景与人文、历史与生活的深度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已不仅仅局限在白天,还延伸到了夜晚。在有些城市,“不夜城”“25小时城市”成为其对外营销的闪亮名片。这一旅游方式的转变,应该说给城市主政者在旅游规划与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文化夜宴”并不是今日才有,也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国内。公众较为熟知的绘画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是通过画家的细腻笔触,生动再现了五代十国时期古人观舞赏乐、宾客酬应的场景。在国外,将夜间的文化活动嵌入日常生活也有案例。在澳大利亚,观众可以身着古典服饰,扮演各式角色,在悉尼生活博物馆里再现当时历史上的著名夜间聚会。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在游客体验中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对这种游览方式,游客反响颇好。

  更多城市意识到,在城市夜间经济中让度出一部分空间给文化,不仅是对这座城市“夜经济”内容的丰富,更是塑造城市独特性与辨识度的重要法宝。当然,将“文化夜宴”赋能一座城市的“经济盛宴”,包括但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夜间开放景区和博物馆这些方面。“文化”是一个内容宽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夜间打开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的确增多了游客游览的文化场地,但要知道,嵌入城市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活动与场景设计,同样可以起到凸显地域文化特点的作用。此外,在打开文化场地与场景的同时,城市主政者如何持之以恒地设计并推出别具一格、令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文化活动也十分重要。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切身体验到如何“诗意地栖息与生活”。在这一消费背景下,怎样让夜间生活诗意化、艺术化,并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确是一道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作答的考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