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养生宝典的标准版本

本报记者商越提要《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被视为“中医之祖”,它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2023年10月30日

本报记者 商 越

提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被视为“中医之祖”,它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发现,辽宁省图书馆珍藏的古籍《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凝聚了历代医家学者的心血——经过唐代医学家王冰历时12年研究注释、北宋校正医书局多位名医校勘出版、明代藏书家顾从德影印宋刻本刊行、清代时藏于“天禄琳琅”,是现在发行版本的祖本。可以说,这部养生宝典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

壹 北宋创设专门机构整理医书

辽宁省图书馆藏《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明代影宋刻本。研究发现,此书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注释,北宋嘉祐年间重新修订校勘并刊印,明代影印翻刻。

记者了解到,宋代以前的医药书籍大多以手抄笔录的形式流传,不仅数量少,而且不同版本间错漏之处多。宋初,朝廷专门设立“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校勘历代重要医学著作。十余年后,这些医书陆续刊印,颁行全国。主要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脉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这些医书都是经过医学家林亿、高保衡等人校正的。这次刊印使诸多宋代以前医书得以流传后世,在中国医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省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冰向记者介绍,根据史料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原书9卷,相传为上古黄帝所作。该书自汉至唐时已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传本,但这些传本大都亡佚,流传下来的主要是该书的注本。北宋时期经过校勘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成为各个流传版本的祖本,也是现今唯一的古传本。到了明代,藏书家顾从德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采用影摹法翻刻出版。影宋本在后世重刻较多、流传较广、影响很大,今天我们见到的《黄帝内经素问》是以明影刻本为祖本印刷发行的。

何谓影刻本?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在《古书版本鉴定》中解释:影刻本是以某一版本为底本,逐页覆纸,将原底本的边栏界行、版口鱼尾、行款字体等毫不改变地照样临摹下来,然后将描摹好的书页逐一反贴上版,再雕出新的版片。这样刻印出来的书,因为版样是影摹下来的,称为影刻本。影刻本书多发生在珍贵稀有的宋元刻本上。

省图藏《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上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枚朱文方印,人称“乾隆三玺”。另外在古籍首页的上方,还印有“乾隆御览之宝”和“天禄继鉴”印。以上这些印章表明,这部古籍曾入藏清宫“天禄琳琅”。

这部清宫旧藏是怎样来到辽宁省图书馆的呢?这跟清末皇帝溥仪有关。当年溥仪将宫中珍宝古籍盗运出宫,藏至长春伪皇宫“小白楼”。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一些“天禄琳琅”藏书被移交给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其中包括这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贰 承袭唐代医学家王冰十二年研究成果

省图藏《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全书共24卷。书前有北宋医学家林亿等人校正的序言,其后是唐代医学家王冰写的序。

王冰的序文旁有林亿等人的释文小字,主要介绍王冰的生平。

王冰(710年—805年),号启玄子,曾任职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序中,启玄子的“玄”字有缺笔,缺了最后的一点,这是古人的避讳之法。据学者考证,宋代始祖名玄朗,故讳“玄”字,明代顾从德翻刻时,因是依样影摹而刻,所以其中的避讳字全部保留。

王冰在自序中说明了此书的成书过程:“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是说自己从小就仰慕医道,一向喜好养生,有幸接触《黄帝内经素问》,就用作借鉴。但“世本纰缪,篇目重迭,前后不伦,文义悬隔”,于是王冰潜心研究《黄帝内经素问》达12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著成《黄帝内经素问》注本24卷共81篇。王冰序中还说明,自己增加的字用红笔写就,达到古今分开,使后人在学习中能够条理分明,体会著者之意。

王冰为整理保存古代医籍作出了突出贡献,后人的研究多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下旨对此书重新修订,林亿等人在新校正序中对此事做了说明。序中首先肯定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本为“三皇遗文,烂然可观”,可惜在辗转传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以致“文综纷错,义理混淆”,于是林亿等人搜访各地所藏的众多版本,进行对校,“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此后,又采集存世汉唐书辑录的古医经,加以考校,取“端本以寻支”;最后“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经过全面系统的整理,王冰注本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林亿在序中介绍奉召校订《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经过时,称皇帝赵祯用的是庙号“仁宗”,因为只有驾崩的皇帝才会有庙号,由此可以推断,此书最终完成时间一定是在赵祯去世(1063年)之后。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教授吕凌告诉记者,《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天元记大论篇”“五运行大论篇”等七篇大论是唐代医家王冰在整理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即天体运行的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约占1/3篇幅。宋代医家林亿等人的校注中正式肯定了王冰补入“七篇大论”的学术意义和价值,从而使“七篇大论”名正言顺地纳入了此书的正文部分。该书问世后,成为《黄帝内经》的通行本而广为刊行。现在的通行本,就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63年以明代顾从德刻本为祖本进行校勘出版的铅印本。

叁 以“黄帝”命名意在强调中医药发祥之早

《黄帝内经》位居中医学“四大经典”之首,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来被视为“中医之祖”。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讲述医学养生思想和方法。《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又称《针经》,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的作者到底是谁,一直受到历代医家和学者的关注。吕凌说,此书相传为黄帝所作,因此得名。但后世大多认为它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跨越较长时间、传承增补集体创作而成。正如西汉《淮南子》所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其意应在溯源崇本,强调中医药发祥之早,说明这部经典的重要地位。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的观点非常中肯精辟:“《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南朝时期的医学家全元起是历史上最早为《黄帝内经素问》作注解的人,著有《素问训解》,该书已经亡佚,但宋代林亿等人在校正《黄帝内经素问》时,尚见过其书,并引录其篇名次序和部分注释。如对《素问》名字的解释,林亿引用全元起注:“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简单明了地解释了“素问”的意思,就是通过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来介绍医学的本源和道理。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宝典,在首篇“上古天真论篇”中,就介绍了上古时代人的养生长寿秘诀:黄帝问“医圣”岐伯,听说上古之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行动也没有衰老的迹象;而现在的人,年龄刚过50岁,动作就衰弱无力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上古之人大多懂得养生之道,能够取法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会过度操劳,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能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他接着说,现在的人则不同了,“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直接指出当下人不善于调养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起居作息没有规律,以致过度消耗体力,所以年龄刚过50岁就衰老了。岐伯进一步总结了人的长寿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如果人们能及时躲避外界致病的因素,保持内心清静安闲,消除私心杂念,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疾病怎么能够发生呢?

《黄帝内经素问》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介绍了一年四季适应气候变化而调养身体和精神的方法,并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预防保健思想,这也是传承至今的中医学倡导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的最早出处。

故事会

一代名医曾与欧阳修有过一段公案

商 越

研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时,记者发现,参与修订校勘这部经典的核心人物——林亿、孙奇、高保衡、孙兆等人,都与一位高官、曾被欧阳修痛斥的御史高若讷有关:林亿为高若讷的二女婿,高保衡为高若讷的次子,孙奇和孙兆兄弟俩则是高若讷的弟子。可见,高若讷为培养中医学人才、整理古典医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记载,高若讷(997年—1055年),字敏之,10岁丧父,曾官至御史中丞、枢密使。为治疗母亲的病,他从政之余精研医学,成为一代名医。《宋史·高若讷传》载:“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高若讷非常重视整理古典医学著作,如张仲景的《伤寒论诀》、孙思邈的《方书》及《外台秘要》几乎失传,他都一一考校修订并广为传播,才使世人知道有这些书。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本朝公卿能医者,高文庄(即高若讷)一人而已,尤长于伤寒。”高若讷曾著有《伤寒类要》,并带出了一批工于伤寒的弟子,这在其墓志铭等史料中都有记载,因此《宋史》称“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

但一代名医为何遭到欧阳修的痛斥,由此背上千古骂名呢?

原来这里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景祐三年(1036年),吏部员外郎范仲淹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亲信,向仁宗皇帝呈上一份《百官图》,详列朝廷各职能部门主要长官名单,一一点评,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立即弹劾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最终,宋仁宗将范仲淹罢免,外放任饶州知州。

世人都以为范仲淹被贬官是因为得罪了吕夷简,其实真实原因在《宋史·范仲淹传》中有交代:宋仁宗后来对宰相张士逊说:“向贬仲淹,为其密请建立皇太弟故也。”原来范仲淹揭了宋仁宗没有子嗣的“伤疤”,秘密请立“皇太弟”,刺伤了宋仁宗的自尊心。范仲淹显然知道自己被贬的真正原因,所以并不多怪吕夷简。

但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不明就里,慷慨陈词写就《与高司谏书》。文中言辞激烈地谴责当时身为谏官的高若讷不主持正义:“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文章的最后,欧阳修还直言:“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范仲淹字)之当逐,亦谏臣之一效也!”高若讷读到这封信,反应也很激烈,立即将信件交付朝廷,欧阳修“遂坐贬为夷陵令”。

多年后,范仲淹在《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中这样评价此事,说当年因为自己的错误引发了《与高司谏书》风波,“盖本人素好议论,闻于缙绅”,他认为这是欧阳修好议论的性格所致,并不是只针对高若讷,“若讷知其无他,亦常追悔”,指出高若讷明白欧阳修是性情中人,所以经常为自己所做的事后悔。

从文学角度来看,《与高司谏书》确实气势酣畅淋漓,极具感染力,但是欧阳修在自己生前编定的文集《居士集》中并没有收录《与高司谏书》。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学者推测,晚年欧阳修对早年过于意气用事攻击高若讷的行为感到惭愧,由此删去此文。

那么,高若讷人品究竟如何?

与高若讷同期的北宋官员对他的好评并不鲜见。如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的史学家宋祁,由龙图阁直学士升任翰林学士时,按照规定,可以举一人自代,宋祁就举了高若讷。他的《授翰林学士举高若讷自代状》称赞高若讷“资性谨厚,文词淹敏”,评价很高。(本版图片由省图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