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小巨人”

本报记者孙大卫为海上钻井平台生产顶部驱动装置、为高压电变压器打造绝缘“骨架”、为钢铁集团生产防锈包装、为石化集团研制国产“化学砝码”……在辽沈大地上,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通过各自的独门秘籍,为装备、冶金、石化等一个个“大产业”铸造关键环节。

2023年12月13日

本报记者 孙大卫

为海上钻井平台生产顶部驱动装置、为高压电变压器打造绝缘“骨架”、为钢铁集团生产防锈包装、为石化集团研制国产“化学砝码”……在辽沈大地上,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通过各自的独门秘籍,为装备、冶金、石化等一个个“大产业”铸造关键环节。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它们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尖兵、强链补链的关键接口,更是推动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钻进去”是“小巨人”企业的必修课。他们健硕的体格是由几十年如一日在细分赛道中不断坚持和极致创新积累而来的。

“站排头”是“小巨人”企业的撒手锏。他们虽体格不大但往往站位全球市场、时刻紧盯技术前沿,其中大多数是全国甚至全球的技术领军者、市场份额占有者,是头部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有助于擦亮“辽宁制造”的金字招牌,还能够促进辽宁产业更加有效利用资源要素,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引导中小企业沿着专精特新道路前行,积极培育能够独当一面的“蚂蚁雄兵”。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方案》《辽宁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等系列扶持政策,通过建平台、引活水、拓渠道等方式助力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我省已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79家;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主导制修订行业标准1400余个,35%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20年以上,97%为知名企业直接生产配套产品,95%的主导产品属于补短板、锻长板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