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述中“牍”懂冷门绝学

李翔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口碑与热度持续走高,被视为央视文化IP的又一“爆款”,由此引发新一轮热议。这档节目创新融合讲述中华文明历史、展现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别具匠心的探索,成为发掘文物价值、让简牍这个冷门绝学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

2023年12月22日

  李 翔

  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口碑与热度持续走高,被视为央视文化IP的又一“爆款”,由此引发新一轮热议。这档节目创新融合讲述中华文明历史、展现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别具匠心的探索,成为发掘文物价值、让简牍这个冷门绝学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

  简牍曾经是最直接的文字记录载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过30万枚简牍。这些无比珍贵的考古文物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帮助我们不断实证历史。但想要将其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把简牍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核与审美底蕴,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刻”在人们脑海里,并不容易。从这个角度来说,《简牍探中华》的尝试,极具现实意义。

  首先,节目并没有求大求全,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将宏大的主题娓娓道来。“里耶秦简”被誉为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方方面面的信息,堪称一部解读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内容的百科全书。《简牍探中华》具象化了“里耶秦简”这一历史剖面,以小见大,管窥两千余年前中华大地的历史风貌,再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故事演绎,让观众领略秦简的古奥深意,最终“牍”懂中国。

  其次,《简牍探中华》节目还创新性地以主持人的视角为引,邀请知名专家拆解、分析简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多角度、立体、全面解读简牍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创造了一个专家学者与观众高质量对话的访谈空间,让冷门绝学在专家科普、“简”述中走近观众。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让节目达到了环环相扣的效果,每一个环节都将那段历史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观众直呼“根本不够看”。

  另外,《简牍探中华》把此前在《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节目中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戏剧演绎方式进一步优化,别出心裁地通过“光简门”的形式连接现实和戏剧演绎空间,打开一扇扇历史之窗。如首期节目结尾部分,县令禄以生命为代价,成功守护迁陵县的演绎,极具震撼力。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所言,节目以镜头语言对简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视觉转码”,实现文化节目剧情化,既展现了生动的历史,又以有趣、可感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实现文化共情与认同。至于结构层面一些非常高级的叙事技巧,很好地服务了这个内核,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简牍探中华》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不过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轻量化、快节奏、娱乐性创作手法在文化节目中的运用,固然可以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拉近传授距离,为观众打开感知文化的大门,但通过现代技术、新颖表达展示出的艺术性、娱乐性只是外壳,充满思想性、阐释文化性、展示专业性才是内核。只有融合历史真实性、文化知识性和艺术趣味性,让观众在沉浸式观剧的同时获得艺术滋养,才能真正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双向奔赴”,这或许就是《简牍探中华》最深刻的借鉴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