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社区广场和一个公园的“变身记”

居民参与 共建共享 近日,皇姑区召开“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现场会,来自全区124个社区的书记共同走进长江北小区黄河商会休闲文化广场、北塔公园、梅江东社区群众健身休闲广场,现场聆听改造前前后后的经过介绍,实地感受两个老旧小区如何在多方努力下实现的“华丽变身”,以及北塔

2016年12月14日



居民参与 共建共享


近日,皇姑区召开“幸福沈阳共同缔造”行动现场会,来自全区124个社区的书记共同走进长江北小区黄河商会休闲文化广场、北塔公园、梅江东社区群众健身休闲广场,现场聆听改造前前后后的经过介绍,实地感受两个老旧小区如何在多方努力下实现的“华丽变身”,以及北塔公园改造如何从居民反对到拥护的“态度反转”。


长江北社区广场
从“劳动包保区”到“学习榜样地”


宁山中路57号楼院的广场始建于1985年,占地200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一些居民在整个场地上“跑马圈地”、乱搭乱建,遍地小开荒、随处存杂物,“破窗效应”令居民苦不堪言。几年来的共产党员奉献日,区直机关干部都要到这里清理,成了名副其实的“劳动包保区”。
今年5月,黄河中心商务区在区领导的指引下,着手筹划改造工程,以黄河商会企业家的资金支持为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人士、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纷纷参与其中,共筹集改建资金20余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在看到广场改造的设计图后,不仅主动拆除了自家的小开荒,还你20、我50的捐了3500余元,为广场改造注入了“强心剂”。
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广场于6月28日投入使用。新改建的广场具有网排羽三位一体球场、乒乓球场地、裸眼3D画廊展示、免费wifi、硬件监控等多功能,成了群众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好去处。
现在,再有人在广场上随便乱扔东西,遛弯的居民都不让,因为,这里是大家一起建设的自家广场。


梅江东社区广场
因陋就简的整修也别具模样


梅江东社区群众健身休闲广场修建于1996年,占地8400平方米,是周边三个老龄化社区居民的唯一休闲健身场所。由于年久失修,花坛、凉亭、长廊等都出现了较大破损。整体维修改造的投入又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就这么放着,也不是个事儿。
大家的事儿大家办,社区在功能区的引导下,通过发动驻区单位、向上级申请等,多方筹措资金和物资,近40余家单位共筹集资金76400元,拉开了广场整修的序幕。沙土、水泥、座椅、花苗、树木、健身器材、甚至是安装和刷油的人工,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凡是能够得到支持的就不花钱,凡是能够修好不影响使用的就不更换。花坛、路灯、长廊、假山、凉亭……没有一样换新,但每一样都和原来不同了。
居民看着广场一天天地改变,也都积极参与共同研究建后管理方案,解决建后养护问题。大家商量着划分出健身、休闲、娱乐、游艺等十三个区域,分别由蒋海清、徐东明、陈枝兰等13位分区包保管理人认领并签定责任状。现在,居民每天要是不到自己的“责任田”里溜达溜达,生活好像就缺了点啥。


北塔公园
从上访反对到上门送锦旗的“态度反转”


北塔公园的改造还要从去年说起,作为2015年的城建计划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改造工程活生生地被居民拦下了。因为对公园停车场设计的不支持、担心原有的绿化被破坏等原因,居民每天到公园现场,说什么都不让施工。
居民这么反对有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不见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区领导将居民代表请来面对面恳谈,对居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全盘采纳;及时调整施工设计图,负责部门的领导带着新图纸到小区里召开现场说明会……在真诚的沟通和透明的信息面前,居民的情绪逐渐平复,施工也就此恢复了。
恢复施工后,还是有居民每天到现场看看,这回来,不再是阻挠施工,而是当起了义务监工,帮着施工队出谋划策。
现在的北塔公园,已成为具有休闲、旅游、佛事等综合功能的旅游景区,修建的2处停车场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要,还整体增加了1800平方米的绿化和8000平方米的水面,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游客和周边居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