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妮沙:沈阳是福地 成就了我的理想

从莺飞草长的大草原到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专任教师,一转眼,出生于呼伦贝尔市的包妮沙已在沈阳工作、生活了10个年头。除了教学、科研,10年里,包妮沙还在沈阳成了家,有了可爱的女儿,她也成为地地道道的新沈阳人。

2023年09月16日

  从莺飞草长的大草原到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专任教师,一转眼,出生于呼伦贝尔市的包妮沙已在沈阳工作、生活了10个年头。除了教学、科研,10年里,包妮沙还在沈阳成了家,有了可爱的女儿,她也成为地地道道的新沈阳人。

  今年是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看着校园着上的节日盛装,作为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优秀科技工作者、东北大学测绘工程系主任,包妮沙的心里非常自豪,“沈阳不仅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你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沈阳人的热情。未来,期待更多的学子能够和我一样,留在沈阳、扎根沈阳、建设沈阳、热爱沈阳。”

  2003年,包妮沙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研究生毕业后,她获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完成博士联合培养。2013年,包妮沙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东北大学、来到沈阳。

  在东大,包妮沙加入了测绘遥感团队,并第一次走上了讲台。在有着悠久历史的校园里,她给同学们讲授什么是卫星遥感知识,讲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地球、检测地球资源、了解地球变化。随着时间的流淌,包妮沙成为硕士导师、博士导师,有了自己的研究生和团队。其间,她带领研究生从祖国的最北端走到最东边,走过大大小小十余座矿山完成现场勘测。今年,包妮沙荣幸地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高寒及生态脆弱区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在空气中荡着热浪的夏天,她带领团队到青藏高原海拔5500米的矿山上扎根二十余天,完成了无人机测试、土壤样品采集等工作。每天,他们在海拔4000米以上工作超10个小时,每走过的一步、每爬过的一座山、每测过的一条无人机航线,都记录着团队的汗水和成长。

  “沈阳是我的福地,是沈阳、东北大学成就了今天的我。”在沈阳的10年,包妮沙先后获得全国测绘教育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辽宁省测绘地理先进工作者、东北大学本科教学标兵、优秀班导师、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还成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工作之余,沈北的丁香湖、棋盘山的动物园还有长白岛的森林公园等地,也记录了她与家人的幸福时光。

  包妮沙说,虽然她不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可她早已把沈阳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她爱沈阳,爱沈阳的四季分明,爱奔流不息的沈水,更爱沈阳人的热情、率意。“妮沙”在蒙语里代表着飞翔,是沈阳给了她自由翱翔的天空。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