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国资国企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栏语: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国有企业是突击队和攻坚队。沈阳国企要切实发挥国资国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即日起,沈阳市国资委联合沈阳日报开设“强使命挑大梁沈阳国企在行动”系列报道。

2023年10月26日

  开栏语:

  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国有企业是突击队和攻坚队。沈阳国企要切实发挥国资国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助力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即日起,沈阳市国资委联合沈阳日报开设“强使命 挑大梁 沈阳国企在行动”系列报道。首篇关注的是科技创新中的国企力量。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敢打头阵,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引灌金融活水,在打造更多创新主体上赋予数字金融力量……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背景下,沈阳国企角色重要。近年来,沈阳国有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支撑作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金融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出坚实步伐。

  攻关核心技术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国家石油、化工等领域重大装备的提供商和服务商,沈鼓集团是维护我国国家战略安全、支撑大国博弈的“国家砝码”。

  “我们成就大国重器使命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我们研发投入占主营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长期保持在6%以上,我们还建立起‘两站四院五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和单元技术领域开发了120个模型级,轻介质、重介质模型级范围提高5%-10%,保障了离心压缩机整体效率指标提高3%-5%。”说起企业的“创新家底”,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信心满怀。

  戴继双的几句话,折射了沈鼓人几十年来对科技创新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实践。现如今,在我国能源与化工领域所有大型压缩机组国产化首台套的研制任务中,都能见到沈鼓集团的身影:沈鼓集团先后完成了150万吨/年乙烯“三机”的国产化成套供货;研制成功我国首台10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单线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用380万吨/年重整循环氢压缩机组、150吨活塞力往复式压缩机研制、大型风洞主驱压缩机、CAP1400核主泵、CFR600示范堆工程项目主循环钠泵等近百种重大技术装备,有力突破了我国能源化工核心动力设备“卡脖子”难题,捍卫了我国压缩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自主、可控。

  聚合产投力量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

  实体经济向“新”而行,离不开科创金融这一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作为我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沈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投集团)今年1-9月,已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38亿元,实现利润2794万元,同比增长168.05%。

  近年来,产投集团始终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以“产投力量”支持、服务“新字号”延链、补链、强链,有力推动国有资本在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立足全域、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并高效落实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投资1.8亿元,推动该项目成功落地沈阳。通过基金+直投,产投集团建立起“募投管退”全周期投资服务体系,与中航发燃机公司共同出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合作建设燃烧部件生产项目,提升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培育我市优势主导产业。为持续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链,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龙头企业,产投集团还追加投资天邦药业3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推进研发生产,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在积极探索创新“投贷同动”“即担即保”产融合作模式下,产投集团有效建立银企对接,为沈阳新松、拓荆科技2家企业争取新增贷款和授信共计13亿元。

  瞄准前沿技术

  用数字金融赋能创新主体

  在全市振兴发展的大局中,作为我市国有金融资本集聚平台,盛京金控集团(以下简称金控集团)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探索现代金融创新路径,通过创新逐步提升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促进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控集团瞄准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借鉴苏州等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沈阳企业征信平台,从银企对接的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探索“金融+科技+数据”业务,助力沈阳数字金融蓬勃发展。集团依托沈阳盛京征信有限公司牌照优势,进一步扩大企业信用数据源采集范围,在现有工商、税务、水电气等政务数据基础上,新采集司法、知识产权、舆情等领域数据,完善和丰富信息采集维度。目前,平台已累计采集税务局、人社局等11家主要数据源单位17大类数据,收录沈阳市场主体129.59万户。

  今年以来,金控集团为在沈22家金融机构及下辖167个分支机构累计提供各类征信查询服务8356次,同比增长35%;推出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累计授信7321户,授信金额约83.1亿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