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未来 沈临其境

49位院士、超1.3万名专业人士注册参会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沈阳举行10月26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3)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注册参会超过1.3万人,同时还有超过3.

2023年10月27日

  49位院士、超1.3万名专业人士注册参会

  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在沈阳举行

  10月26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3)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注册参会超过1.3万人,同时还有超过3.6万人次通过CCF视频号直播观看了开幕式、特邀报告和大会论坛。

  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为国内计算机领域带来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为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作出积极贡献。大会为期3天,共设《无线人工智能:解读世界的新第六感》《新型互联网研究与探索》等19个特邀报告、《工业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或工业技术)融合》等3场大会论坛、《数据可信流通关键技术》《博弈与决策》等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多个领域的130场技术论坛和丰富的活动及展览展示。大会还举办了CNCC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沈阳市双招双引推介活动。

  今年CNCC邀请了不同领域成就卓然的超过750位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者,国内外顶级专家汇聚一堂。前沿技术、先进理念、精彩观点的碰撞交融,让在沈阳精彩上演的这场规模空前的盛会成为一场计算技术的饕餮盛宴。

  高端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 企业智能化转型要循序渐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CNCC2023大会主席孙凝晖认为,沈阳的计算机历史非常久,软件产业也很发达,如果能把现在工业、农业的需求转化成对信息数字技术拉动的力量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其实,信息数字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工具,需要社会的强需求来拉动它。如果有好的学科基础,有好的人才基础,需求再能跟上,进而形成一个正循坏,沈阳就能够重现整个东北地区过去在数字领域的辉煌。

  谈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发展,对企业又有何建议,孙凝晖表示,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各行各业都在期待它带来改变,但这都是在过程中。目前来看,互联网的主要产品,如购物、推介、对话等已经被它改造了,如今又进入到了像办公、写文档、做PPT等基本的办公环节,然后再到一些行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其变化融合中,进产业是最难的。重要的是要看到企业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没有感知环节的积累,盲目地走到智能化阶段,盲目地上技术,不见得效果好。每个企业和行业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大会与沈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本届大会创历届之最,一是通过线下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能够产生出更多火花;二是满足了全国各地会员对东北的向往、对沈阳的向往,借机会来沈阳转一转和看一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梅宏表示,本次大会旨在为所有参会者提供更深入、更聚焦的学术和产业交流的碰撞机会。对于学会而言,在学术交流方面是重大的节点、新的起点和未来价值的开端。

  本届大会选择在沈阳举办,是为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沈阳是工业重镇、制造业强市,现在国家正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工业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会来到沈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数字化经济转型的需求是非常好的契合及匹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周彬: 元宇宙愿景预计5年内可惠及百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周彬介绍,目前,北航进一步与沈阳接洽,并把图形建模放在沈阳承载,原因是这边的高校多、人才多,其中既有研发型人才,也有应用型人才,这样对图形研制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同时沈阳有很多工业企业,对虚拟现实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基于这些原因,今年学校与和平区共建研究院,即和平湾虚拟现实研究院。作为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北航会依托其与沈阳各个高校和相应的企业进行合作。

  周彬表示,自去年起,和平区就想打造元宇宙内容。未来,希望通过研究院的研发成果,让老百姓可以将家里做成一个元宇宙,然后放到互联网上去,再通过这个元宇宙的访问为百姓带来一些收入。其愿景就是让百姓可以参与元宇宙,预计在5年内可以实现。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CTO甄亚楠: 为沈阳数字化经济转型提供帮助和支撑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CTO甄亚楠表示,很荣幸在本届中国计算机大会中结识到很多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朋友,通过本次大会对沈阳市政府及和平区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表示,沈阳有非常好的高校基础和工业基础,中心在传统的工业仿真、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等领域已经与沈阳当地非常多的高校、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也希望能够继续将这种合作模式加深下去,努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算力服务。

  科技展示

  没有驾驶位的网约车能搬行李

  “全车设置21枚摄像头、14个雷达,采取模块化、易插拔的结构设计……”东北首台滴滴自动驾驶概念车DiDi Neuron亮相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展会现场。这是一辆为L4和L5级别自动驾驶而生的概念车,配备21枚摄像头、8颗激光雷达和6颗毫米波雷达,取消了驾驶位,甚至在车内安装了机械手臂,可帮助乘客搬运行李。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空间上,Neuron取消了驾驶位,最大限度解放了乘坐空间。在车辆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相较普通网约车内部空间提升50%,腿部空间提升86%,乘客甚至可以在车内“一键躺平”;在功能方面,Neuron独创了车内机械臂,是无人驾驶时代的“管家”,可以为用户提供提行李、递水、叫醒等服务。车内搭载大屏交互系统,设计了会议、游戏、影音、街景介绍、氛围选择等模式,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和体验。

  头戴装备“穿越”到沈阳故宫

  在人潮涌动的现代化展馆中,只需戴上一套装备就能瞬间“穿越”到沈阳故宫。这套装备包括头戴可视化装备和手执的两个“方向盘”。通过可视化装备即可看清当前在沈阳故宫的具体位置,而通过“方向盘”按钮即可前后左右移动,实现不出展馆即可隔空游览。

  这套系统真实还原了沈阳故宫的建筑,房顶的琉璃瓦、建筑上的纹饰等均清晰可见。据悉,这是元宇宙数字孪生技术的一种应用,实现了具像、跨时空的体验博物馆。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陈琰说,其实这样的数字孪生技术,只要通过各种扫描数据建模后,就可以形成1:1比例的虚拟空间,其按照精细度可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级的需要将实物的所有纹理以及更多的细节都清楚地表达出来。

  无人驾驶接驳车已在和平区投入使用

  在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展会现场,一辆造型充满科技感的无人驾驶接驳车面向参会者开放体验。这辆无人驾驶接驳车长3.82米、宽1.862米、高2.268米,最多可容纳6人。外型科幻、内饰充满科技感、座椅舒适度适中,车内配有操作显示屏,乘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车内氛围灯、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及进行车辆的基本操作。

  沈阳盛科御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共交通领域,无人驾驶接驳车辆的应用可以作为现有线路的补充,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和平区九洲御璟小区已投放使用。

  戴上手套即可控制“灵巧手”

  你能想象吗?只需戴上一个特殊的手套,就可控制机器手并在深海之中完成科研任务。在EX机器人集团的展区内,EX灵巧手吸引了很多人去体验。这套设备只需体验者戴上特制的手套并进行动作变化,便可直观看到灵巧手的同频变化。

  工作人员表示,灵巧手可应用于很多远程场景,比如科学实验室和深海作业的一些操作等等。他表示,目前展区展示的是有线连接,而未来都是无线连接。目前已经实现的项目合作,无线连接距离已经达到了1000到1500公里。

  签约项目

  沈阳双招双引签约23个项目 签约额131.1亿元

  10月26日下午,CNCC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沈阳市双招双引推介活动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二楼会议厅成功举办。活动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和平区人民政府、沈阳市商务局、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

  本次活动旨在依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强大且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和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推动沈阳市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为CCF会员和相关企业搭建一个高效便捷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以促进产学研合作并推动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活动现场进行了项目集中签约,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浑南、于洪、苏家屯等8个区县共签约23个项目,签约额131.1亿元。和平湾虚拟现实研究院现场揭牌。

  本组稿件撰写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金 丹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