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方法路径

□黄家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是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发展的新起点,着眼于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坚持历史回顾与赓续前行的辩证统一,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需要。

2023年10月27日

  □黄家慧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是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发展的新起点,着眼于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坚持历史回顾与赓续前行的辩证统一,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需要。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在全市开展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汇聚起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根植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是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前进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思维智慧、砥砺坚韧品格,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党百年的奋斗史诗和辉煌成就中,不断认清我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主动领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要求,正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两个结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自觉践行“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

  以史为鉴,把握未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感悟党百年历史所传承的红色基因,赓续的精神血脉,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地位、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科学把握其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重点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变革性、突破性及标志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公仆意识,站稳人民立场,筑牢民本之基,激励全党深入践行初心使命,主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史为鉴,成就未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洞察历史规律,增强战略定力,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真谛,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研究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方法路径

  着力于“责任”,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责任落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要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常态化内容纳入其中,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实绩考核,确保教育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强化督促检查,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着力于“创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在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开展“互联网+党史宣讲”,用好新媒体渠道和红色资源,将党史宣讲主动接入“互联网+”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党史微课堂”专栏,用喜闻乐见、方便快捷的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发到用户手中、发到朋友圈内,送到群众心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广泛利用报刊网站学习专栏、“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推行可视化、沉浸式、互动式学习,突出学习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要切实用好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充分挖掘利用沈阳特有的辽宁“六地”文化资源,创建红色文化融合示范区,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形成富有特色和亮点的红色文旅品牌,不断提升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着力于“受众”,延伸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深入学习党史的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不断建立完善科学实效的教学机制,积极构建党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夯实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支撑,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系统全面地传达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积极开展党史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六进”活动,推行“菜单式”送学、“订单式”选学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党史宣讲针对性和精准度。将经常性的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有形无形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生动鲜活、寓教于乐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着力于“实事”,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的落脚点聚焦现实工作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立新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着力点,围绕民生项目做实政策措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关键大事”和“身边小事”。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基层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到工作地或居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以躬耕实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