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群助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经济增长的依据与路径
□张振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带动”以及“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旅游业内容在近十年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的首次入选,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2023年10月27日
□张振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带动”以及“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旅游业内容在近十年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的首次入选,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蓝图中,文旅共建与交通共联、产业共链、平台共享、生态共治一并构成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在新的经济形势与发展机遇下,都市圈所辖市(区)旅游产业应积极依托自身发展特点,持续吸引各方资源推动旅游产业资源集聚,形成并进一步巩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为都市圈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助力。
旅游产业集群助力沈阳现代化
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仍有局部地区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复苏并取得增长,但前提是这些地区及其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并遇到了政策导向下的产业“抱团取暖”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绝佳契机。当下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正符合当前的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一是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旅游业的全面放开激发了潜在游客压抑已久的旅游需求并引领资本回归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产业资源的集聚,并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二是辽宁文旅产业振兴大会的召开为着重发展旅游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旅游业集群化发展将不断整合都市圈内经济社会资源、深入推进都市圈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从而推动都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理论研究视角看,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在与合著者共同撰写的《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一书中已经指出,虽然制造业产业集群是学者们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人们发现地理邻近(集聚)与产业联系的特征在制造业之外也存在,因此产业集群概念在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也都得到了广泛探究与应用。从国内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基于我国或某个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或依托地区旅游收入增长率、地区经济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对旅游收入依存度等指标展开计量分析也得出了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够对地区社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的研究结论。可见,旅游产业集群能够助力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具备扎实的理论依据。
旅游产业集群助力沈阳现代化
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第一,通过完善旅游产业复苏政策加强旅游资源集聚。为了尽快恢复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并进一步为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经济增长提供助力,地区所辖各市(区)应积极制定、完善与实施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复苏的各项政策,从而为旅游专业人才汇聚、特色旅游资源集聚以及吸引外埠优质旅游企业投资搭建通道,进一步消除人才与资本进入疑虑,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增长规模与速度,从而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实现政府间政策协调“正向溢出”效应的最大化。目前,沈阳现代都市圈内各市(区)的各级政府都力争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统筹规划下,在财政政策制定、政府角色与服务功能、市(区)间旅游产业布局与分工等方面加强政府间经济政策协调,从而为形成地区发展合力、推动都市圈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群在都市圈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积极提升政策的互惠性,寻求旅游产业政策协调“正向溢出”效应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各市(区)还需加强与完善市(区)间路网交通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区)间的旅游相关产业内部联系,优化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响应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形成与协同发展。
第三,着力打造线下线上“国内旅游价值链”。价值链的形成与价值链治理是产业集群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依赖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以及出境旅游三大旅游市场的共同发展,因此,也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即国内旅游价值链和国际旅游价值链。当前,我国出入境旅游虽已重启,但仍未完全恢复到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因此,在进一步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为了实现旅游产业集群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务之急是着力打造与完善都市圈“国内旅游价值链”。
应全面梳理与分析都市圈各市(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现状,精准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优势互补,减少同质竞争,共同打造与完善区域内国内旅游价值链,推动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集中投资、联合营销以及发展同业旅游等方式将游客和外埠旅游企业引入都市圈,提高都市圈旅游资源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2023年4月成立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则顺应了当前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的趋势。首批来自沈阳现代化都市圈154家旅游企业的加盟,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发挥“政府—企业—游客”三方协同效应共同打造国内旅游产业价值链是推动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经济增长的关键路径。
后疫情时代下流量运营成为线上旅游价值链的核心表现形式,并涵盖旅游消费者购买和享受旅游服务产品的全过程。据此,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内的各类旅游企业应积极提升“互联网+旅游”的发展能级,积极打造线上旅游产品以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以及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内容的打造与数字平台共建将成为都市圈旅游企业共同打造线上国内旅游价值链的有效途径和都市圈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充分发挥沈阳市在现代化都市圈的增长极作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平衡发展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的过程,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沈阳是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是推进都市圈同城化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载体。因此,沈阳的旅游产业也应承担起推动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领头羊”的角色。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用好用足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成为了沈阳乃至都市圈其他城市与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共同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沈阳应当先锋打头阵,去开创更为开放的乡村旅游大市场与红色旅游大市场,带动都市圈其他城市或地区乡村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要持续不断地开发与进一步突出乡村性、完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据此培育一批全省乃至全国品牌乡村旅游示范点是将沈阳打造成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22年7月,沈阳市康平县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罗家屯村和沈阳市新民市前当堡镇蒲河新村共同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就为打造沈阳旅游乡村旅游品牌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此外,将沈阳作为都市圈红色旅游核心区,突出沈阳市作为抗日战争、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等重要红色旅游资源聚集地的作用可以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增长,并为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作者系沈阳大学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