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全产业链条发展 助力提稳“菜篮子”
10月25日,记者走进新民市沈阳秋实农科植物工厂,一排排高大的番茄藤,一颗颗红玛瑙似的草莓,一座座智能化的大棚……如今,像秋实农业这样的“植物工厂”通过计算机进行高精度环境控制,无须土壤、不洒农药,依靠营养液,在洁净的栽培空间内,蔬菜就能生长得绿色、健康。
2023年10月27日
10月25日,记者走进新民市沈阳秋实农科植物工厂,一排排高大的番茄藤,一颗颗红玛瑙似的草莓,一座座智能化的大棚……如今,像秋实农业这样的“植物工厂”通过计算机进行高精度环境控制,无须土壤、不洒农药,依靠营养液,在洁净的栽培空间内,蔬菜就能生长得绿色、健康。
目前,秋实农业厂房占地5000平方米,一侧为全封闭人工光育苗箱,每间育苗箱育苗时间为8天,可同时培育3.45万株苗;另一侧为2300平方米的水培叶菜生产区,一年可连续栽植18茬叶菜,年产各类叶菜50吨,超过了裸地种植效率。
同时,公司还新建了27栋日光温室,用于工厂化育苗,嫁接黄瓜、自根番茄、辣椒、甘蓝、芹菜苗长势喜人,年育苗量1亿株。“紧盯优质蔬菜种苗繁育这一关键环节,从品种选择、物资供应、适时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入手,大力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扎实开展集约化育苗,切实保障蔬菜种苗供应稳定。”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栾冰说。
据了解,目前新民市共有规模化种苗公司7个,年育苗量突破3亿株,产量位居全省首位,服务耕地面积10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中心。目前,新民市已经形成了“种苗供应—蔬菜生产—蔬菜初加工—蔬菜精深加工—物流仓储—蔬菜销售—休闲旅游”完整的蔬菜全产业链条,是国家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县、国家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典型县。
凌晨2时许,在新民市法哈牛镇赖花堡子村菜农丁百仁家中,工人们正戴着头灯,在大棚内忙碌着。棚内绿意盎然,待收的油麦菜青绿新鲜。丁百仁表示,凌晨收菜,鲜度最好,还能赶上批发市场的早班车。
目前,赖花堡子村设施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苦苣、油麦菜、生菜等叶菜类,一年8至11茬不等,绿叶菜能从年初卖到年底,一亩地可收益利润3万至5万元。现在,丁百仁一门心思发展订单经济,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销一条龙发展新格局。
凌晨4时,新民市大民屯镇的沈阳秋实农产品冷链物流园,车来车往。秋实公司工作人员熟练地利用手机,核对产地、生产信息,打包、装车,一车车的时令蔬菜发往北京、山东等地。作为辽宁省的“菜篮子”,这里每天有近1500吨蔬菜销往各地,成为“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的东北最大蔬菜产销对接集散地。
“目前,新民市蔬菜总播种面积45万亩,年产量达175万吨,位居全省第一。果蔬品种包含黄瓜、茄子、辣椒等几十余个。”新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世龙表示,“从整地、施肥、播种、管理到采收,全过程实时监控,实现了蔬菜产业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智慧型发展。”
截至目前,新民市已建成以盼盼食品、福来豆制品、秋实鲜切菜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集聚蔬菜加工企业78家,年蔬菜加工量67万吨,且远销日、韩等国家。此外,秋实农业等5家企业成功牵手“辽品出辽”“炖管家”,成为辽宁优品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秋实初品惠”成为“辽品出辽”首批入库品牌产品。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