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这场分论坛火爆 如何助力东北振兴 科技工作者们这样说
东北振兴,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建设对东北地区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助力东北振兴,科技工作者应该如何行动?10月27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3)
2023年10月29日
东北振兴,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建设对东北地区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助力东北振兴,科技工作者应该如何行动?10月27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3)——“助力东北振兴、科技工作者如何行动”分论坛在沈阳世贸希尔顿酒店举行,来自高校、企业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对此话题展开广泛讨论。
东北振兴面临机遇 产业需要科技赋能
“推动东北振兴面临三重机遇,辽宁振兴就是企业振兴。辽宁的基础非常好,东北将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建设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将会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涅槃重生。”辽宁省委党校教授李海鹏在引导发言中表示。
沈阳市政府将末来产业定义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显著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涉及生产、交通、健康、消费、民生等多个方面的经济活动。”辽宁未来产业的三大机会包括以媒体带动流通业,以娱乐渗透服务业的“互联网+AI娱乐业”、母机制造和特种装备的“工业过程智能的装备制造业”和“基于算力的基础研究”。
据介绍,目前,辽宁省注册的科研机构1652家,其中“中”字头科研研究所15所,国家级实验室12个,高校省属以上114座,两院院士58位,以上数据在全国31个省中排名前十,有25个学科专业在全国及全世界举足轻重。“十一”期间,沈阳方城的热度已经超过淄博烧烤,6天时间来了150万人,在333个城市的旅游人次排名中,居全国第三。
李海鹏介绍,当前,辽宁省正在打造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改造老字号、开发元字号、培育新字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省级战略目标。辽宁还有46项中国乃至世界的产业集群,所有产业都需要科技赋能,希望参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为辽宁发展建言献策。
提升人文环境 吸引留住人才都重要
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城市创新扩散的主力军。对于东北人才流失问题,大连大学教授盖荣丽认为,首先是制度问题,如果在引进人才方面有效利用奖励制度,对于招聘人员来说会具有一定的动力;其次,“情”也能留住人,在招聘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当地人,并能够及时给予其足够的人文关怀,也是可以留住人才的;最后,人才引进很重要,但如何能够让存量人才扎根留在东北、不再流失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国豫曾在东北工作生活近二十年,她表示,东北是全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东北的医疗水平也相当不错。从自然方面来讲,东北也很适合宜居。当前,东北振兴很多人都在关注技术和经济,但“人文环境”对于一个地区或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高效长久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
东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软从成立至今已走过32年,集团一直坚守辽宁这块阵地,同时也得益于这块土地,集团始终保持稳步持续发展。目前,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对于人才,企业需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除了人才吸引,政府也应该关注科技如何助力企业发展,让科研成果从可用到高性能、高可靠。
沈阳金冉科技有限公司CEO冉金川认为,作为本土企业,能够长久发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近几年,政府在政策和补贴方面给予了支持与帮助,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力量让企业进行新的研发。虚拟现实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此企业与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的合作,目前人才更新和增加的频率可以赶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来到沈阳并且留在沈阳,希望政府层面能够加快办事服务效率、优化办事流程,从而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用政务服务效率助力企业发展效益。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金丹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