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审美需求让美甲从饰品变作品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颜值管理,美甲已成为女性彰显优雅气质和美丽时尚的重要方式,美甲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推动了美甲市场需求持续提升。Z世代大军逐渐步入社会,有望成为美甲市场的消费主力。
2023年10月31日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颜值管理,美甲已成为女性彰显优雅气质和美丽时尚的重要方式,美甲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推动了美甲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Z世代大军逐渐步入社会,有望成为美甲市场的消费主力。精神消费、个性化、注重品质和数据、颜值主义成为Z世代用户的特征,美甲不仅仅是让指甲变漂亮的消费,是一种彰显个性和审美的表达方式。
预计美甲行业
未来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20世纪90年代,美甲概念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出现美甲实体店。2002年,中国的美甲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美甲工具相对落后,消费者对美甲了解较少,国外指甲油品牌占据了中国的主要市场。2005年,光疗胶的诞生让美甲店向更专业的方向转变。2009年,各方面都相对优于其他指甲油种类的中国甲油胶让美甲行业有了质的飞跃,中国指甲油品牌市场份额大大增加。到2020年,中国的美甲行业逐渐向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2022-2023年中国美甲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2027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市场规模为1854.8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2662.5亿元,同比增长5.5%。消费者的爱美之心和追求时尚的观念越来越强,美甲的市场规模随着消费水平以及美甲消费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未来美甲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空间。
数据显示,2011-2021年中国美甲行业企业注册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美甲行业企业注册量为16.1万家,同比增长了10.0%;2021年中国美甲行业企业注册量为25.0万家,同比增长了55.3%。传统的线下美甲店仍是消费者最常选择的美甲消费渠道。据悉,2022年中国消费者最常进行的美甲消费方式是进行线下服务;部分消费者会选择自己涂指甲油;其次是购买指甲片的消费者;选择美甲上门服务的消费者较少。随着美甲消费人数的扩大,美甲消费方式多元化,而传统的线下美甲店做美甲仍然是最常见的美甲消费方式。
77%的消费者每年美甲超过4次
作为悦己消费的一部分,即使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和成本,依然有人愿意为指尖的精致买单。
美甲行业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消费者的数量及消费频次增长,美甲消费者中男性的占比达到了14.2%。从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消费者占比为38.0%;30-39岁的占比为47.5%。从消费频次看,2021年,中国有23.0%的消费者每年做1-3次美甲;有35.8%的消费者每年做4-6次美甲;每年做7次及以上的消费者占比为41.2%。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甲已经从一种时尚消费变成了基本的求美需要,白领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高达34.1%。
同时,消费者喜爱的美甲风格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是简约、纯色风格,占比为56.4%;其次是贴片(48.1%)、彩绘(45.4%)、镶钻(42.7%)。美甲风格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风格,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美甲消费。
记者走访了沈阳多家美甲店,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线大牌甲油胶,每瓶售价在一百元左右,而一瓶15ml的甲油胶可供美甲师为10名顾客各做一次美甲,成本折合每人每次10元,如果店铺只选用几十元甚至十几元一瓶的甲油胶,均摊到每位顾客身上的成本将更加低廉。
一些女性愿意在美甲方面花更多资金和时间,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一批客单价达到500元以上的高端美甲品牌,尤其是在年轻化消费者的推动下,体验和品质升级正在推动美甲行业发展。
在市场消费者在美甲店花费的时间集中在30分钟-1小时,占比为49%;其次是1小时-1个半小时,占比为32.6%。由于美甲的过程较为复杂,花费时间较长成为在美甲店做美甲的劣势之一,而要更有效地留住客源,美甲店应从美甲效果、质量、价格、附加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
美甲变革:从消费到体验,从饰品到作品
而在2021年,中国美甲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60万。且美甲消费者群体中,有85.8%都为女性消费者,美甲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应该被女性群体重视起来。
马昕在沈阳时尚地下一家美甲店做了2个月学徒,之后最喜欢给客人做满钻的美甲,“美甲用料的成本比烫染发用料的成本更低……特别喜欢让顾客做满钻的款式,因为满钻加甲片的价格可以做到五六百元,但成本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从做美甲花费的时间成本来看,美甲服务的时间与款式有着很大关系,复杂款式的时间会更长,价格也会更高。而做美甲的频率则是看个人选择,一般一片手指甲重生需要4至6个月的时间,如果以保证指甲更新后再去做美甲为前提,那么一个人一年大概可以做2至3次美甲。
然而数据显示,35.8%的消费者一年做美甲的频率为4至6次,是指甲更新速度的两倍,甚至有2.7%的人每年美甲次数在13次以上,如果一次美甲的价格为140元,那么这些人每年就会在美甲服务上花费1820元。
在沈阳五爱市场做美甲商品批发生意的孟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美甲是更为庞杂的市场,随着美甲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发展规模将从起步阶段的市场拓展层面,逐渐扩大并带动美甲行业全产业链发展。美甲市场、美甲商贸、美甲生产、美甲培训、美甲科研、美甲媒体、美甲活动等与美甲相关的更多环节和内容,都被将纳入到美甲产业链条之中。
美甲师“门槛低” 市场需求大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美甲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纯美甲店的数量也超过了30万家,从业人员更是超过了260万人。
美甲被认为是门槛较低的行业,是消费者传统认知决定的——他们认为美甲师的工作只是对指甲的修剪、上色,再粘上不同类型的饰品。实际上最早的一批美甲师就是这样工作的,他们抓住了市场红利,赚到了与技能不匹配的高收益。
但如今的消费者对美甲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复制类型的美甲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美甲依然是依赖手艺人的服务,而非冷冰冰的产品。对于美甲店来说,除了客流外,最大的痛点是美甲工时长,美甲师每天只能服务5-10位顾客。
“美甲技师的门槛很低,入门学习并不难,但难在如何从美甲师的身份,从一个单纯的技术服务工作,转变提升到时尚顾问型工作。”一位美甲行业业内人士孟女士表示,美甲师应该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引导消费者选择款式,就像珠宝、奢侈品的销售人员,主动为顾客搭配产品,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美甲师通过测量顾客的甲床宽度、长度,并根据顾客的手型定制合适的甲型,完成定制的穿戴甲不仅效果贴近本甲,而且形式多样,能满足顾客对不同场景的需求。
美甲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产品,在很多美甲技师看来,美甲不仅仅是让指甲变漂亮的消费,而是一种彰显个性和审美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随时可以更换的指甲“外衣”。
美甲技师晓瑞很看好美甲的前景,美甲像服装定制一样,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符合快、时尚两大特性。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