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戏小品演绎移风易俗新气象
本报记者吴丹诙谐幽默的小品,韵味十足的戏曲,张力满满的表演……10月26日,辽宁省第二届“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汇演活动在辽宁歌剧院小剧场举办。通过讲述一批移风易俗的生动故事,让文明的种子在春风化雨和朗朗笑声中根植心田。
2023年10月31日
本报记者 吴 丹
诙谐幽默的小品,韵味十足的戏曲,张力满满的表演……10月26日,辽宁省第二届“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汇演活动在辽宁歌剧院小剧场举办。通过讲述一批移风易俗的生动故事,让文明的种子在春风化雨和朗朗笑声中根植心田。
39部作品齐奏“文明曲”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汇演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省妇联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辽宁歌剧院提供支持。自启动以来,全省各地广泛参与。组委会收到参赛作品96部,表演形式涵盖小品、评剧、拉场戏、皮影戏等多个剧种。申报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内容充分反映了人们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得到弘扬传承,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绿色环保成为社会新风尚,城乡焕发文明新气象等。作品以接地气的内容润人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新风。经过专家组评审,共有39部作品获奖。
“瑞雪飘飘冬来到,喜鹊叽喳闹喧嚣。家长催婚好烦恼,姑娘小伙来约邀。”在婉转动听的评剧伴唱中,被家中催来相亲的返乡创业大学生郭佳欣和小美先后登场,开启了一段由误会到相知、相恋的美丽故事。阜新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评剧《柿子情缘》展现新时代广大青年返乡创业,以科技先行带动文明乡风、乡村振兴的崭新风貌。在剧中饰演郭佳欣的演员刘彬表示,农村题材作品特别适合用评剧艺术形式展现,尤其在评剧音乐和唱腔方面,诙谐、幽默、戏剧性的唱腔板式能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柿子情缘》还运用了评剧传统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表现程式,在娱乐中讲故事,在欢快的氛围中凝聚向心力。
参加本次汇演活动的作品均为大赛获奖作品。这些作品紧扣“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既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火热实践,也反映群众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其中,沈阳话剧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话剧团)小品《十字路口》提倡爱护环境,划区摆摊,文明祭祀,映射出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焕发出文明新气象。大连话剧院有限公司小品《幸福万年长》通过两代人的彩礼风波,传递移旧俗、树新风,抵制高价彩礼,让婚姻回归本质的理念,展现了对婚姻美好的祝福和对社会文明的守护。鞍山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小品《特殊陪嫁》立足代际间婚嫁矛盾的化解,既讴歌了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推陈出新呈现出孝老敬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重塑。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小品《心墙》通过一对母子内心隔阂的打破,折射出喜事新办、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风尚。小品《一碗面》通过夫妻小店两块牌匾引发的啼笑皆非故事,讲述好政策助力营商环境、小窗口传递文明新风的暖心故事。
150万人在线看云直播
好的文艺作品不仅具备娱乐性,更具有引导人们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功能。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表示:“在东北,小戏小品特别深入人心,对于受众来说门槛较低,通俗易懂,避免了生硬的说教,使广大群众从身边的人和事中理解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在欢笑中感受小戏小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安维在小品《心墙》中饰演高妈妈,她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的比赛不仅推动我们演员业务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是心灵上的重塑。我们在表演中全情投入,也代入了个人的一些感悟。虽然是小戏小品,但是以小见大,带动了全社会革除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发挥了以文艺润人心、以小家带大家的作用。”在场的观众被打动,开心的笑容浮现在他们的脸上,遇到精彩处忍不住纷纷拿起手机记录、分享,台上台下、剧场内外涌动文明新风。
我省举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小戏小品大赛已是第二届,创新性的引导举措、丰富多元的表演形式厚植出新风正气。本次汇演在国家公共文化云、辽宁文化云、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官方抖音号等多个网络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总计150万观众在线观看了演出。主办方表示,将继续发挥文化传承和浸润作用,结合东北地域风土人情和语言特色,为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注入文艺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