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宗:沉马馆述说、传承长征精神
一首诗歌,引出一段长征故事,引出一座长征故事纪念馆。近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古镇以红军长征故事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正式开馆。《沉马》诗的作者,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到场为纪念馆揭牌。
2023年10月31日
一首诗歌,引出一段长征故事,引出一座长征故事纪念馆。
近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古镇以红军长征故事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正式开馆。《沉马》诗的作者,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到场为纪念馆揭牌。
《沉马》诗诞生在重走长征路上
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古镇,这是胡世宗第二次踏上这片红色的热土。
胡世宗说:“在我人生和创作的道路上,我有幸两次重走了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艰险而又神圣的长征路。第一次,是1975年9月,我在人民日报实习,与著名作家袁鹰探访遵义、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娄山关等多处我向往和崇尚的红色名胜之地;第二次,是1986年3月至5月,我应邀参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组织的‘长征笔会’,与几位军中文学伙伴从江西瑞金走到陕北延安,两万五千里,全程采访了红军的长征路。特别难忘的是在采访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的路程中,我到达了湖南新晃这座漂亮的、流淌着红色血脉的英雄县城,并在这里幸遇周身充满故事的红军战士江文生,他在与我讲述生平与战斗经历时,讲到了这个‘沉马’的故事,触动了我最敏感的神经,给了我最冲动的灵感,让我写下了《沉马》这首小诗,并且很快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以《沉马》冠名的一部诗集。”
胡世宗坦言,《沉马》、《雪葬》和《向着火红的小果子》,成为他两次重走长征路所写诗作甚至是他全部文学创作代表作的主要成分。中央电视台以“不可忘却的长征”为题,把这个“沉马”故事和不朽的长征精神推介给了全国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反响,有太多的表演艺术家,如李默然、王刚等,都参加了他的长征诗的诵读,包括考军艺、中戏的学子,以及年过七旬的老兵和年仅七八岁的孩子,都纷纷以《沉马》的朗诵作为对红色传承的热爱。刘白羽、魏巍、李瑛、徐怀中等,都曾对《沉马》给予鼓励和称赞。
沉马馆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身着侗族服饰的少先队员们,在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里讲述着他们心中熟知的长征故事。纪念馆内“沉马”雕像巍然矗立,宛如红色星火闪耀侗乡大地。由胡世宗题写馆名的“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分为“沉马由来”“故事主人”“历史与马”“生命使命”四个板块为主要陈展内容,讲述了长征路上最艰难的环境下,人与马、人与自然的情感对话,照见情感的光芒,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开馆,为龙溪古镇塑造国学文化注入新动能,为红色文化陈列展示增添新精彩!”中共新晃侗族自治县委书记周重颜介绍说,他们将把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更多的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来聆听“沉马”故事,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新晃,不止有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还有“西南联大驻址”“梁思成林徽因旅居地”等很多文化遗迹,它们和沉马馆一样,都是当地对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胡世宗说,红军长征沉马故事纪念馆和红军长征半条被子纪念馆一样,都在述说和传承红军前辈最优秀、最宝贵的品格,闪烁着坚韧的革命精神和升华了的人性光辉。
长征精神激励着每一代人
1936年,新晃籍老红军江文生是“沉马”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的后代江雨伽无比激动地说:“无数像曾祖父一样的英雄们,他们的勇气、担当、友情、家庭观念等,都在这个展馆中得到了展现。长征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人。”
在开馆仪式现场,胡世宗被授予“新晃侗族自治县荣誉市民”。胡世宗坦言:“这是对我创作《沉马》这首长征诗的最高褒奖,它凝聚着新晃侗族自治县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必将激励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用以对新晃这片我无比热爱的土地的回馈和报答。”
胡世宗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是一笔最丰厚的精神遗产。这部伟大的史诗是由千千万万条动人心魄的诗句组成的,《沉马》只是其中的一个精悍的短句。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沉马馆也将成为新晃这座城市闪亮的文化坐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盖云飞
图片由胡世宗提供
沉 马
□胡世宗
一匹马
一匹将沉的马
将没顶于泥沼的马
在挣扎
在徒劳地挣扎
加速死亡的挣扎啊
走过它身旁的红军队伍
竟因它发生一场小小的厮打
几个饿得眼蓝的士兵
用刀子在马身上割、挖
一块块鲜血淋漓的马肉
一块块诱人的活马肉啊
篝火在远处燃烧
像救命的神火
闪现于天涯
另一些也是饥饿的士兵
冲上去制止、拦阻
有的竟动手打了对方的嘴巴
嘴里还不停地骂
“没种的!
饿疯了吗?”
一边骂一边抚摸
那直立的、颤抖的马鬃
痛心的泪水哗哗流下:
“它跟我们走了那么远
这马这马……”
饥饿的魔爪
使多少铁男儿、硬汉子
猝然倒下
还有茫茫远远的路
等着他们去趟、去跨
反正这匹马已无可援救
不是没有良心
是
没有
办法
那匹马
终于整个地沉没了
泥水弥合时
竟没有一丁点声响
也没有人的喧哗
静得出奇
静得可怕
萧萧晚风
吹亮了远方的篝火
天边残留着
一片马血样
鲜淋淋的晚霞
(1986年3月创作于湖南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