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身“金娃娃” 打捆创收320万元

“今年我们村秸秆打捆销售了22.5万元,比去年多卖了4.5万元,超额完成了村集体收入10万元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变身‘金娃娃’的秸秆,每年为村里带来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大大减轻了村里的经济负担。”10月31日,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柳塘沟村党总支部书记韩仁维开心地说。

2023年11月01日

  “今年我们村秸秆打捆销售了22.5万元,比去年多卖了4.5万元,超额完成了村集体收入10万元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变身‘金娃娃’的秸秆,每年为村里带来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大大减轻了村里的经济负担。”10月31日,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柳塘沟村党总支部书记韩仁维开心地说。

  近年来,十里河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一方面勇于突破思想束缚,勤于分析市场形势,敢于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闯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子;另一方面,又不断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让老百姓参与其中,发挥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共治合力。针对秸秆禁烧问题,从去年开始,街道党工委立足“以百姓心为心”,带领全街各村“两委”班子与老百姓拧成一股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谋利换脑筋、为村增收闯市场,通过秸秆打捆销售一项,这两年预计实现创收320多万元。

  入秋以来,为顺利实现秸秆打捆销售,十里河街道“两委”班子多次与多家企业进行座谈讨论,最终与辽宁林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玉米25元/亩、水稻35元/亩的价格打捆销售秸秆,预计玉米秸秆销售收入168万元,水稻秸秆销售收入35万元,合计203万元。秸秆预收入最高村为沈双台子村16.5万元,最少村为水稻种植村浪子村,预计收入为2.75万元。此举可助力辖区18个村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完成10万元的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可达10个,最高收入村可达50万元。

  由于多种原因,去年沈双台子村没能实现秸秆打捆销售。村党支部书记沈洪友告诉记者:“今年,在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秸秆打捆销售预计可实现收入18万元,这可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了大问题。街道党工委带领我们各村,找到了扩大收入来源的好路子。”“十里河街道这一做法非常好,既生态环保,又为百姓增加了收入来源,为环保部门治理秸秆禁烧提供了有益借鉴,可谓一举多得。”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员评价道。

  以前是百“秸”愁肠,现在是“秸”用裕民。秸秆打捆销售实现了老百姓、村集体、生态环境、收购公司和街道等多方多赢的局面,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乡村有了新实践。十里河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党工委将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秸秆打捆销售市场化的小切口,迈出锐意改革、突破创新的大步伐,努力实现富民强村再上新台阶,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展现风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