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这早市里的烟火气
□李西我第一次见识沈阳的早市是在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那时处于实习期,工资暂不发放,从家里带的生活费除去房租所剩不多,只能处处省吃俭用。早饭、午饭单位解决,晚餐就糊弄着炒一根青椒就一个馒头了事。有次听合租的室友说,家附近有早市,几块钱就能买一堆青菜。“便宜”“实惠”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
2023年11月01日
□李 西
我第一次见识沈阳的早市是在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那时处于实习期,工资暂不发放,从家里带的生活费除去房租所剩不多,只能处处省吃俭用。早饭、午饭单位解决,晚餐就糊弄着炒一根青椒就一个馒头了事。
有次听合租的室友说,家附近有早市,几块钱就能买一堆青菜。“便宜”“实惠”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而对于“早市”,我只笼统地听其声、辨其音,甚至不知道是哪两个字,因为在我河南农村老家,只有“赶集”“赶会”,从没听过“早市”这一说法。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顺着室友给的地址慕名前往。一路上,看到很多人拉着蓝色、红色的小车,或满载而归、或欣然前行,也看到很多人嘴里吃着、手里掂着、背上背着,在熹微的晨光里左右摇摆,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画面感十足。越往前走,嗡嗡的人潮声愈浓,时不时一声“好酒保真、假一赔十”不知从谁家的喇叭里传来。走到街的尽头,“嚯!”我不禁脱口而出。路对面,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集市陡然映入眼帘,浓烈的热闹气息令我为之一振,同时也带来一种熟悉的味道,仿佛回到了儿时老家只有春节才能逛到的年货大集。
钻进人潮,我又被早市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所震撼。各种应季、反季的新鲜蔬菜水果铺在白框划定的摊位上,任顾客挑选。价钱上也好说,去零给整,老板也不斤斤计较。尤其快“下行”的时候,最能捡到“便宜”,很容易买到几块钱一堆的瓜果蔬菜。肉铺摊吆喝着现宰的牛羊猪肉,海鲜摊的鱼虾蟹等种类繁多,糕点摊上各种面包、锅巴、山楂糕、老婆饼等甜食,光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滴。还有各种五金配件、锅碗瓢盆、草木鱼虫、鞋帽袜套、老旧物件等,平常你想买而不知道去哪买的小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早点摊人气最旺,这里有滴着热油的大果子、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现包现下的馄饨、香气扑鼻的五香饼等等,坐下来六七块钱就能饱餐一顿。
渐渐地,我爱上了早市的烟火气,特别是周末的清晨,我总愿意去那里“打卡”,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中抛去一周的疲惫。早市不仅能满足我的味蕾,更在日后成为了我的精神“补给站”。那是我买房前的第二次换租,当时选定房子的理由便是楼下有早市。早市里有一个馄饨摊,摊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山东人,他做的小馄饨特别合我的口味。如果赶不上单位的早饭,我就会到这来吃上一碗馄饨。
屈指一算,我来沈阳已经十一个寒暑。每每钻进早市,亲切地触摸柴米油盐等生活细节,便会产生浓浓的归属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已在这片土地深深地扎下根来。这座城市的呼吸已与我的心脉融通,澎湃着有力的律动,我愿化作一枚音符,随这律动起舞,奋力编织沈阳全面振兴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