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好产业 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高处远处眺望,只见数百亩新种植的果树在起伏的山丘上排列整齐,一行行、一棵棵代表着生机和希望……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座荒山,如今,在法库县十间房镇党委班子的带领下,这里不仅荒山变绿,产业崛起,山楂树谱写的乡村恋歌更是唱响了百姓的好日子。
2023年11月02日
从高处远处眺望,只见数百亩新种植的果树在起伏的山丘上排列整齐,一行行、一棵棵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座荒山,如今,在法库县十间房镇党委班子的带领下,这里不仅荒山变绿,产业崛起,山楂树谱写的乡村恋歌更是唱响了百姓的好日子。
借东风
造林“绿色引擎” 孕育“林果经济”
“乡村振兴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党的政策好,支持力度大,想干事就能干成事……”法库县十间房镇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徐春雨在村里干了10多年,由衷地感到——自从乡村振兴的“春风”轻轻掠过,乡村的发展速度如同搭上了云霄飞车。
2021年春,借力沈阳市造林“东风”,十间房镇党委班子在认真研判后决定:根据钱家沟村的生态优势,在2650亩荒地上描绘“山楂树”图卷。
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留下了绿水青山,引来了金山银山。这是一步棋,却盘活了整个局。
在党支部领办下,钱家沟村成立了茶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徐春雨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共吸纳27户农户加入,在山楂种植项目中,发展林下经济,利用空地种植花生和地豇豆,在山楂短期内不能产生效益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盈利。”
莫等闲
发展“林下经济” 做强“复合种植”
在等待山楂树结果的日子里,林地也没有得闲。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21年首批播种了350亩花生,获得成功后,第二年又播种了350亩,不过这一次品种愈加丰富起来,花生、黄豆、小豆,取得收益30余万元。
围绕山楂树种植,徐春雨和镇党委向上级申请协调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业路,既起到了保护农田的作用,又方便了山楂和花生成熟时的采摘和运输,更为以后的旅游开发打好了基础。
2023年,山楂树迎来了“坐果期”,山岗上,红颗万点,“大金星”品种山楂帮助村民实现了“丰收梦”。
10月23日,在徐春雨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山楂林,这里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山楂树林中,用手一捧一拽,或把大把的山楂放入桶中,或直接放到早已铺好的收集毯上,不一会工夫,一车山楂便被运到山脚下。
抬望眼
乘势“文旅之风” 拓展“山楂之链”
青山、绿水、风车、硕果……钱家沟村村部前,有着极美的天际线。“我们这里距离财湖水库只有3公里的车程。未来,我们将依托山楂产业,打造一片集种植、采摘、观赏为一体的水果示范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让这里成为水果采摘之乡。”
徐春雨是土生土长的法库人,儿时,家门口的大山里到处都是鲜美可口的野果子,那些鲜美的滋味深深留在了他的记忆中,悠长了整个青春。“希望以后,到了果子成熟时,孩子们可以跟着家长一起享受采摘果子的乐趣……我们这还有鸡鸭鹅蛋,山肴野蔌,老根菠菜、炖笨鸡、辣椒焖子茄子豆、黏米豆包、山楂炖牛肉等美食。”
十间房镇党工委书记王立刚告诉记者:“明年,我们将举办山楂文化节,将这里的山楂产业和乡村文化宣传出去,同时,将引入山楂深加工企业,通过小山楂撬动大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通讯员 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