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卫生医疗单位运用主题教育成果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13个区、县(市)卫生健康局坚持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自觉运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将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努力打造“一般病在县域内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3年11月09日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13个区、县(市)卫生健康局坚持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自觉运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将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努力打造“一般病在县域内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紧盯“急难愁盼”
解决看病就医难题
全市各区、县(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开展第一批主题教育的调研中发现,涉农地区不同程度存在乡、村基层医疗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不便等问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与县域卫生健康局上下联动,以推动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上级专家诊疗服务,切实解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诊疗技术、人才紧缺等问题。
“这个手术本来是要到沈阳大医院做的,如今在家门口的医院就做了,省了那么多事不说,医保报销比例还高,家里人照顾我也方便,真是太好了!”康平县二牛所口镇二牛所口村村民李任感慨道。康平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居民的个体健康管理,到常见病的保障性诊疗、大病的上转诊疗,县域医共体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紧密结合、分工合作,“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科学合理就医秩序,不但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也为群众减轻了就医负担。
聚焦重点任务
推进资源下沉共享
在主题教育中,各区、县(市)卫生健康局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聚焦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优势,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制度模式,有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如沈北新区卫生健康局,以重塑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坚持医共体管委会党委议事和医共体内部唯一法人管理制度,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限制,推动形成人才培养、有序流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法库县卫生健康局则是积极打造技术性、可及性、服务性相融合统一的新型县域医疗服务供给模式,通过推动健康维护、急诊急救、域内外连续性就医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县域地区居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综合健康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5个县域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位列全省第一,辐射保障县域地区群众逾219万余人,真正实现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民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