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陈志伟核心提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其中“体”强调主体,“用”强调实践,而“贯通”则强调整体。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鲜明特征,需要从其鲜明特征所蕴含的主体性、实践性和整体性三重内涵来加以理解。
2023年11月14日
陈志伟
核心
提示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其中“体”强调主体,“用”强调实践,而“贯通”则强调整体。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鲜明特征,需要从其鲜明特征所蕴含的主体性、实践性和整体性三重内涵来加以理解。
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是指在文化领域展现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实现依赖于特定主体个体的精神素质、实际经验、社会背景以及制度环境等因素。具备文化主体性,就会使个体拥有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认知和积极行动,就会使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拥有强大的引领时代的文化力量,就会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坚实的文化认同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主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我们党推动思想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推动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家园,汇聚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生机活力,为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显著标识,巩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人民性,将人民置于文化发展的核心位置,依赖人民参与文化建设和发展;坚持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民族性和自主性,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坚持创新性,将文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相互成就中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坚持世界性,积极学习和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和互鉴。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
实践是理论的根本源泉。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积极地致力于实际的“改变世界”,鼓励人民积极投入改造世界的实践行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实践导向,实践性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实践魅力,为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导。
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形成了包括实践主体论、实践动力论、实践认识论等丰富内容于一体的实践观:坚定地奉行人民至上的实践主体论,强调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也是一切文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终点,这意味着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必须深入基层,与亿万群众广泛而生动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动力论,充分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将解决问题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突破和新发展;始终秉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双向互动的实践认识论,鼓励面对现实问题,扎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土壤,及时全面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并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首要政治任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同时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为我们描绘了工作蓝图,明晰了实践方法,厘清了行动路线,提供了具体指引。通过聚焦“七个着力”,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特征,并以实践成果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理论的整体性概念强调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观点认为,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辨工具,它是根植于社会实践之中,反映社会现实并为社会变革提供有效的指导。整体性不仅要求理论要具备全面性和系统性,而且还能够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和相互关系,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这种整体性理念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以其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内涵构建了完整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体现在文化领域内的有机整合,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还强调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相互关联,以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整体性特征赋予习近平文化思想综合性和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关注文化建设本身,还注重推动文化与国家治理的深刻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整体性特征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九个坚持”原则,体现了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在今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随后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具有整体性特征,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呈现出不断展开、开放式的特点,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这种丰富和发展,紧密融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积极探索创造新的人类文明样态,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创新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