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联动、资源互济、协同创新一场“馆”与“校”的双向奔赴
11月9日,“弘扬劳模精神汇聚振兴力量”2023年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馆校联盟启动仪式在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举行。来自辽沈地区的20所院校代表作为馆校联盟成员单位,和劳模工匠代表、学生等4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2023年11月15日
11月9日,“弘扬劳模精神 汇聚振兴力量”2023年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馆校联盟启动仪式在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举行。来自辽沈地区的20所院校代表作为馆校联盟成员单位,和劳模工匠代表、学生等4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市工会事务与职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馆校联盟将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与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实体平台的双重优势,通过‘馆’与‘校’工作联动、资源互济、协同创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
馆校联盟:“请进来”+“走出去”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今年以来,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通过座谈、研讨、专题会议等方式,认真听取各院校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建议,了解把握“00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合作共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充分交流,达成了建立馆校联盟的共识。
馆校联盟成立后,将进一步开放场馆资源,充分发挥辽宁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用,有计划组织学生来馆接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并组建学生表演团队,开展“学劳模、当工匠、做贡献”的“沉浸式演出”;馆校联盟将延伸工作臂膀,合力扩展劳模精神教育,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劳模到联盟成员单位演讲,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进校园和课堂,入耳入脑,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馆校联盟还将整合研究力量,联手深化劳模精神教育,借助高校思政教育的师资力量,结合不同高校特点和专业方向,邀请和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与劳模精神相关的课题、课程和课件研究,积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
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与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及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等20家院校成立了馆校联盟。未来依托馆校联盟,我们将持续擦亮‘流动劳模纪念馆’‘沉浸式演出’等服务品牌,在展陈研究、宣传宣讲、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方面,通过劳模短剧展演、劳模文创产品征集、劳模故事演说等各类特色主题活动,进一步发挥馆校的凝聚合力。”
劳模:互动交流+现场指导
点亮学生匠心梦
活动特别邀请姜妍、王刚、安亮、张腾蛟等10名知名劳模工匠参加启动仪式。“我是学校2004级毕业生,每次来母校都能想起在校学习时的学习场景,在实训中心跟我的老师们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和本领,也为我在工作后参加技能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优尼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数控车工贺亮正是从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多年来,他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借此机会我想跟我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句掏心掏肺的话,祖国日益强大,有许多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需要越来越多的劳模工匠奉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也更加需要各位同学接过接力棒、当好接班人。你们要勤学本领、苦练技能,为了祖国燃烧自己。请记住,祖国的未来因你而繁荣富强,你的未来也必将无可限量。”贺亮说。
启动仪式结束后,学生们拉着劳模工匠走进教室、实训车间。劳模工匠与同学互动交流,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同时也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朴实的语言向学生做了生动的诠释,让学生感受与劳模面对面的“沉浸式”互动教学体验。
“得知张文良哥哥到来,我提前了解了他的事迹,被他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深打动。”2021级高职机电一班学生曹熙严说:“他那么年轻,就获得了那么多奖项,我以后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身为一名“90”后,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维修钳工张文良已是一名高级技师,今年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2级电运四班吕晨瑄说:“馆校联盟成立了,以后我们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大咖’,聆听劳模故事,我们一定会牢记劳模老师的教导,刻苦学习,争做劳模精神的传承人,共同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地铁第一时间、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振宇/文 聂焱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