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变“旺季”,缘何?

“反常!!”这是很多电影人和影迷对今年11月份电影市场的看法。对于电影市场,11月历来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月份,它夹在国庆档和贺岁档之间,往往在新片上映数量上会有所减少。而今年的11月电影市场,多位“影帝”“影后”级演员的新作接连亮相,为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演技大赏”。

2023年11月15日

  “反常!!”这是很多电影人和影迷对今年11月份电影市场的看法。对于电影市场,11月历来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月份,它夹在国庆档和贺岁档之间,往往在新片上映数量上会有所减少。而今年的11月电影市场,多位“影帝”“影后”级演员的新作接连亮相,为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演技大赏”。截至目前,已有30部电影定档11月上映,并且涵盖悬疑、喜剧、亲情、纪实、动作等众多类型,还有漫威经典IP续作以及宫崎骏经典力作上映。

  11月现象级

  现象1  张译的11月有点“忙”

  电视剧《狂飙》热播之后,主演之一的张译一直没有新作与观众见面,但是在11月的电影院里,张译有两部新作上映。

  11月10日,由张译主演的剧情片《无价之宝》率先上映,影片讲述一对落魄兄弟在讨债过程中,意外与欠债人的小女儿“绑定”,原本他们只是想利用小女孩讨债,最后却变成“吉祥三宝”式的一家。该影片上映以来,口碑一直非常好。

  11月24日,张译主演的《刀尖》也将全国上映。该片根据著名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是导演高群书继经典谍战电影《风声》后,又一次将麦家小说搬上大银幕。

  一部喜剧片,一部谍战片,这对张译的影迷来说,都是不能错过的电影。张译也说:“希望带着自己的好作品,回到东北,看看家乡的父老乡亲。”

  现象2  “她们的故事”会感动你

  对于樊锦诗、张桂梅的感人故事,我们都是从新闻作品中了解到的,如今,她们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情感共鸣。

  影片《吾爱敦煌》宣布正式定档11月17日。影片讲述了以“敦煌女儿”樊锦诗为首的老中青三代敦煌坚守者对敦煌艺术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并以此片致敬与传递她们的精神力量。影片的最大亮点是片中部分场景特邀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真人出镜。

  《我本是高山》定档11月24日。为了更生动地刻画这位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校长,剧组全情投入。在筹备之初,海清等主创团队便亲自前往云南拜访张桂梅本人,得到她本人的首肯之后,历经两年的前期准备后完成摄制。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希望孩子们去看这两部电影。南京一校的王桂香老师说:“我和我的学生们一定会去看电影《我本是高山》,致敬张桂梅。她用知识改变了大山女孩的命运,以坚忍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初心使命,感动了亿万国人。”

  现象3  进口影片也来“凑热闹”

  2019年,《惊奇队长》上映,全球票房高达11.258亿美元,成为影史上首部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11月10日,漫威新片《惊奇队长2》中国电影市场与北美同步上映,“惊奇队长”卡罗尔、“兰博队长”莫妮卡、“惊奇少女”卡玛拉组成“惊奇联盟”,三位女超人携手作战,迎战强敌,中国票房目前超过9000万。

  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在中国有很多影迷,他的经典力作《红猪》官宣定档,将于11月17日登陆中国电影市场。沈阳影迷李莹是宫崎骏的忠实粉丝,她说:“电影在情节设定、画面细节、电影配乐等方面堪称经典,至今仍保持着豆瓣8.6分的高口碑。这次能够在院线上映,我们这些宫崎骏的影迷,一定会去捧场。”

  原因追问

  缘何以前“淡”现在“旺”?

  为什么今年11月的电影市场跟往年不一样,有如此多的大片选择在“淡季”上映?

  沈阳电影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菲说:“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观众们也很成熟,懂得如何选择电影,如果电影的质量不好,观众们是不会走进影院的。另外,观众被细化了,每个层面的观众都被重视,这就出现了多种类型电影同时上演的结果。”

  沈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秘书长白清秀说:“现在看电影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并不一定非要在春节、国庆等假期才走进影院,电影市场竞争压力很大,以前的‘淡季’现在也是‘旺季’,所以就出现11月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刀尖》会是11月的票房冠军,从制作和明星阵容上看,这部电影完全可以进入春节档。”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杨博、实习生 高宇桐/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