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的勋章
老兵资料肖萍,曾用名:王澜萍、王小虎。1926年生,河北安新县人,12岁加入白洋淀雁翎队;16岁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在肖萍同志的外孙女钟旖旎的企业中,有一座红色家庭档案馆,这里有许多肖萍生前所获的荣誉,然而最珍贵的,还要数三枚勋章。
2023年11月15日
老兵资料
肖萍,曾用名:王澜萍、王小虎。1926年生,河北安新县人,12岁加入白洋淀雁翎队;16岁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在肖萍同志的外孙女钟旖旎的企业中,有一座红色家庭档案馆,这里有许多肖萍生前所获的荣誉,然而最珍贵的,还要数三枚勋章。这里有外孙女对祖辈的崇敬之情和深深的家国情怀,钟旖旎说:“我们后代子孙要爱党爱国,努力学习工作,不忘前辈的英雄业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更希望能为沈阳乃至东北贡献一分力量。”
“姥爷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洗礼,参加大小战斗无数次,为革命出生入死,虽然多次身处险境,但都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我将他的立功证书和荣誉章永远珍藏在档案馆内,便于我们的后代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永远铭记姥爷的革命故事。”钟旖旎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枚独立自由奖章告诉记者:“‘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安州,姥爷一家投奔到同口村,借宿在他的姑姑家。他的姑父陈鹏,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抗日力量——雁翎大队的大队长。姥爷一心想成为抗日战士,主动要求加入雁翎大队。陈鹏看姥爷聪明机灵,认识字,口才又好,吸纳他为通讯员。于是,姥爷经常骑着自行车传递情报、送鸡毛信,路上常会碰到日伪军,凭着胆大心细,他都巧妙地躲过了,每次都有惊无险。”
“急行军时,他一个晚上能走120华里;夺炮楼时,他带领六七个人,不怕死地冲上去,神兵天降般,快速占领阵地。战斗中,即使负伤了,他也会继续战斗,甚至不忘搀扶战友,直到自己晕过去。”
接着,钟旖旎又拿起一枚东北解放纪念章向记者介绍:“姥爷在解放战争中所在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188师。1945年10月参加了平绥路战役,当时担任排长,后担任连副指导员。1947年4~6月,参加正太战役、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这期间担任连指导员。1948年5月,参加冀热察战役,这期间担任营教导员。9~10月,参加察绥战役,策应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的辽沈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期间,参加新保安地区作战,这次战斗全歼国民党军第35军。”
钟旖旎又拿出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这是我姥爷于1952年在朝鲜被授予的。1951年2月,第63军经周密准备,改称志愿军第63军,奉命入朝作战。姥爷在这期间参加了两次最惨烈的战斗。1951年4月22日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姥爷参加了歼灭英军第29旅的战斗。1951年5月28日第五次战役中,参加了铁原阻击战,啃了一块硬骨头。这场阻击战打得极为惨烈,第63军减员非常严重,以姥爷肖萍所在的第188师563团为例,入朝之初兵力2700人,血战铁原后仅剩266人。这场战斗歼敌1.5万,掩护了东线部队的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钟旖旎告诉记者。
“通过回顾这些纪念章,追忆先辈的足迹,给了我们很大的感触。这些只是姥爷纪念章中的一部分,展柜中有将近10枚不同时期的勋章,小小的纪念章、勋章是战争年代一段艰苦奋战过程的历史见证,是弥漫硝烟的永恒纪念。每一种徽章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它们承载了先辈舍生忘死的英雄故事。”钟旖旎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