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都市圈建设蓄势而起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

都市圈的建设,已经逐步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下简称“沈阳都市圈”)官宣以来,圈内七市一区围绕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链、平台共享、生态共保、文旅共建、社会共治7个方面,联动协作,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2023年11月15日

  都市圈的建设,已经逐步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以下简称“沈阳都市圈”)官宣以来,圈内七市一区围绕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链、平台共享、生态共保、文旅共建、社会共治7个方面,联动协作,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社会共治:

  民生同享 幸福加码

  眼下,都市圈七市一区的融合发展,正在让圈内市民感受到幸福加码,民生提速。

  今年10月,鞍山市的市民刘先生在沈阳公积金中心“一站式”办理了购房贷款,“现在圈内几个城市间异地购房提取取消了户籍限制,真是太方便了!通过数据共享,沈阳公积金中心可以直接获取我的缴存信息,不用我再回鞍山开缴存证明了,真是又省时又省力。”沈阳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政策让刘先生赞叹!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沈阳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七市一区共同签署了《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第一批27项通办事项,取消异地购房提取所需户籍证明要件。一年来,都市圈城市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沈阳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合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1-10月份,七市一区在圈内通过全程网办、两地联办等方式办理公积金汇(补)缴、账户转移、证明事项打印等业务33.01万笔,发放都市圈七市一区异地贷款1050笔、4.32亿元。(下转9版)  (上接1版,沈阳都市圈建设蓄势而起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在近日召开的都市圈住房公积金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沈阳都市圈又推出第二批32项通办事项,建立逾期贷款异地扣划机制,签署《都市圈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合作协议》,这将大大提升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交通共联:

  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公积金一体化合作是沈阳都市圈七市一区致力于同城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城市还在交通共联、产业共链等方面,深化推进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主动融入沈阳都市圈建设中。

  为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沈阳市加快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等6个重大项目建设。建设快联快通公路通勤圈,重点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新阜高速等11个公路项目。

  截至目前,沈抚间建成运行全国首条跨行政区城际轻轨,日均客流量达到2.5万人次,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工程顺利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线位基本稳定,沈康高速调兵山连接线实现通车,沈阳224路、155路公交线路东延至沈抚示范区核心区。都市圈还创新共建城市大脑集群,协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建成都市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8个,新建5G基站1.1万个,累计6.1万个,数量位居东北首位。

  产业共链:

  完善产业链条 绘制产业图谱

  在推进都市圈产业共链方面,沈阳都市圈在国内都市圈中率先绘制产业图谱,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召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配套会等10余次,累计共有都市圈500余户企业参加。

  沈阳还推动沈阳、本溪、辽阳共建临空产业园,中德(沈阳)投资发展集团与铁岭合作运营产业园区,创新园区托管招商机制。协同推动抚顺领航特钢沈阳基地等17个项目加快建设,鞍山、阜新等城市11家企业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贸易总部。

  平台共享:

  共享生产性服务平台

  沈阳市积极推动平台共享,为周边城市提供便利服务。截至目前,沈阳都市圈创建了全国首个都市圈共享用工平台。探索开展科技创新券通兑通用,签署技术服务合同金额6亿元,15家服务机构入驻科技条件平台。

  沈阳市还成立了医疗联合体,健康辽宁影像云签约医院85家,注册医生4492人;实施沈阳东北育才等71所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成立都市圈养老联盟。沈阳都市圈还在国内首个签署都市圈共建共享中欧班列框架协议,中欧班列开行516列,都市圈货物占比达到40%。

  文旅共建:

  打造都市圈旅游品牌

  沈阳都市圈七市一区地域毗邻、山水相连,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在都市圈文旅共建指引下,七市一区共同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文旅消费活动,造就了当前圈内文旅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今年以来,都市圈文旅产业联盟联合策划开发旅游线路108条、网红打卡好去处640个,“双节”假期都市圈各地景区榜订单较2019年增长近2倍,到沈阳旅游的游客中都市圈城市占比超40%。鞍山“国庆+辽宁振兴突破+鞍山”无人机大型编队表演,赢得现场超5万人观看。抚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本溪关门山风景区、本溪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等旅游景区人头攒动、客流如织,接待游客数量连创近年来新高。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通过文旅共建可以促进都市圈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都市圈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文旅共建有利于带动商贸、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