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特别的图片展邀您“回家”看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2023年11月16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文明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文明家庭创建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携手打造更加幸福美好家园的工作安排,11月15日下午,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与和平区共同举办的沈阳市“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家庭家教家风图片展暨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仪式在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
在这里见证“国”与“家”的历史
本届展览共分为“家庭”“家教”“家风”“家园”“家国”“家书”六大篇章。家庭篇集中展示各类典型家庭,号召大家向各类模范学习;家教篇重点围绕青少年家庭教育,用晒家规、家训、家史等活动展示家庭教育的风采,突出展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典型事迹;家风篇集中展示廉洁奉公、勤俭持家、孝老敬亲、诚实守信等类型的优秀家庭事迹;家园篇展示了邻居节、幸福敲门行动、社区养老等“六邻”工程建设成果等内容;家国篇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老红军、老战士保家卫国、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家书篇的展示内容为优秀党员及优秀家庭参与抗击疫情、文明城创建、英雄城市活动时写给家人的家书,在场景中体悟他们的心灵独白。
图片展区以图文展示为主,实物展陈、视频演播等形式为辅,共展出图片528张、家风故事65个。实物中的“传家宝”均从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群众提供的老照片、老物件、家书等上千件物品中遴选而来,独具代表性,值得细细品味它们背后的家风故事。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从明代、解放前到现在的结婚证图片20余张,收音机、老式电话、老柜子、缝纫机、算盘、簸箕、茶缸等老物件110多件,这些物件不仅是家庭的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
展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
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沈阳市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家教家风建设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据了解,沈阳市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家庭家教家风图片展,该展已成为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同时也展现了沈阳市大力实施“六邻”工程,以沈阳特色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果,是沈阳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果的一次巡礼。
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佟颖表示,和平区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化开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一流的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宣讲+服务”的模式,深入军营、学校、街道社区、企业、乡村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整合优质资源,首批挂牌成立6个道德模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动了文明实践提质扩面,探索宣传服务群众的新路径,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上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和平区将实现“两中心、一平台”的充分融合,发挥好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平区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 平台的引领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有机结合,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示范区建设中,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贡献和平力量。
传承家教家风,做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来自南市场街道云集社区的居民丁士侠在观展后感触颇深,一个个历经风雨后留下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勾起了他的回忆。丁士侠对记者说;“看到手电筒、挂钟、缝纫机等老物件后,让我想起了家里1961年购买的飞人牌缝纫机,这台缝纫机直到现在仍在使用。本次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展也让我想起了父亲从小对我们的教导,我生长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1910年出生,父母虽然不识字,但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父辈传下来最大的家庭财富就是‘实实惠惠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些年我们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退休后,我也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党员活动,社区党组织通过活动将党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沈阳市文明家庭”展区,来自和平区南市场街道群芳社区的罗红望着展区墙上自己的照片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听说这里有个关于家教、家风的展览,于是就来看一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里的环境真不错,在观展中还意外看到了自己的照片,非常激动。看到满墙‘全国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的图片展示,自己家庭能被展示在其中,倍感荣幸和光荣。在生活中,我是热心人,与邻里相处得很愉快。我很喜欢与大家在一起的愉快氛围,于是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并于2020年被评为‘群芳小区荣誉点长’。这次展览从生活中的小物件到各类英雄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不忘初心,努力向前辈们学习,提升自己、发挥余热,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罗红说。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金丹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