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冬季消费“短板”变“跳板”
□许非温度降下去,消费热度不能降,天气冷起来,市场活力不能冷。近日,沈阳启动冬季促消费系列行动,推动全市消费潜力全年持续释放“不熄火”,为冲刺四季度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与南方相比,东北地区冬季天寒昼短,老百姓户外活动减少,消费环境存在先天劣势。
2023年11月16日
□许 非
温度降下去,消费热度不能降,天气冷起来,市场活力不能冷。近日,沈阳启动冬季促消费系列行动,推动全市消费潜力全年持续释放“不熄火”,为冲刺四季度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与南方相比,东北地区冬季天寒昼短,老百姓户外活动减少,消费环境存在先天劣势。但短板也可以成为挖潜增效的“跳板”,关键在于如何为消费“造势”。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今市民早已不满足于居家“猫冬”,寒冷也挡不住多元化消费需求,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潜力。要加速挖掘消费潜力,培养消费习惯,坚持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充分发挥好消费券的杠杆作用,既让民众得到实惠,也能为市场注入活力。
想让消费者在冬季走出家门,就必须开辟更多消费场景。比如探索冬季夜经济新模式,开拓反季消费市场等等。还可以抓住冬季大众消费趋向,与时令民俗文化相结合,推出一系列有特点有内涵的冬季购物节,让冬季商圈街区人气旺起来,为传统消费淡季增添更多亮色。
冬天不只有“逛”与“吃”,同样有秀色可餐的文旅场景。冰雪运动、温泉洗浴、冬季观光……这些既是沈阳吸引外地游客的优势资源,也是拉动冬季消费的重要发力点。当下旅游消费追求品质化和体验感,为沈阳在旅游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有利契机,市场空间大有潜力可挖,只有在服务上做出特色,做出水平,打造高质量沈阳冰雪品牌,才能把丰富“冷资源”变成消费“热场景”,让冰天雪地成为金山银山,为拉动消费和经济转型注入更多活力。
拉动消费的关键不是跟风营销,而是发掘特色。比如沈阳的早市和农贸大集,在寒冬时节反而更能彰显出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今年爆火的沈阳故宫、老北市等景区,在冬季冰雪“换装”后如同变成一个全新景点,足以吸引外地游客二度重游;还有像火锅、抻面、桑拿洗浴这些冬季人气旺盛的本土化消费……这些冬季特有的“原生态”消费资源,都可以包装打造成具有沈阳特色的冬季消费文化,吸引游客来打卡体验。格局一变天地宽,寒冷的气候未必是消费的阻力,同样可以成为激活消费的“引力点”。只要用心经营冬季文化的城市品牌,做到近悦远来,既满足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又能为外地游客做好服务,把沈阳冬天的美丽富饶“秀”出去,把冬季文化的城市名片传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