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教家风建设 赋能振兴新突破
□孙连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我们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教的涵养、家风的养成。新时代需要我们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使之成为推动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内生力。
2023年11月16日
□孙连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我们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教的涵养、家风的养成。新时代需要我们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使之成为推动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内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却是“大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我们既要通过办展览、讲故事,明晰优秀家教家风的传承;也应树典型、重实践,弘扬新时代家教家风的创新。家国一体,既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教家风的本分。这样的情怀与成长范式,无论时代条件怎样改变,总会或隐或显地起着作用。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不论是“两邻”理念在牡丹社区、多福社区等地的实践,还是“清风村社”“最美沈阳人”等遍地开花,都是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结合、融合,为家教家风赋新能。
“治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形成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道德自觉,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正能量。修身、立德、劝学、勤俭、诚信、仁义……如何激活这些文化因子,绝不是简单地宣传普及倡导就能做到的。家规家训在立更在传,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要让社会主流关注和实践家教家风传承,作为“关键少数”的干部必须起带头作用、引领作用,才能形成示范效应、雁阵效果。
“一家仁,一国兴仁。”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多办一些展览、多树一批典型,创造平台、创新模式,让沉淀在沈阳千家万户中好的家教家风,激扬起来、传递起来,让美德厚植于更多家庭,不仅为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人生出彩完成奠基,为邻里和谐、社区文明提供助力,更可以为塑造英雄城市、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文明风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