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

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快速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与2015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浓度下降幅度均超40%;全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了28.99%,超额完成“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2023年11月18日

  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快速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与2015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浓度下降幅度均超40%;全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了28.99%,超额完成“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推动沈北新区成功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棋盘山地区成功获得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今年以来,沈阳市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让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各项措施压茬推进 

  环境效益逐步释放

  沈阳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增长点,面对复合型污染特点,从煤烟型污染治理,到工业、机动车、扬尘、面源等综合防控,各项措施压茬推进,环境效益逐步释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快速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与2015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浓度下降幅度均超40%。其中,核心污染物PM2.5治理取得显著进展,累计降幅55.5%,优良天数达到320天,占比87.6%。沈城的天空更蓝、市民呼吸的空气更清新。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坚持问题导向,每年制定攻坚方案,明确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措施、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围绕燃煤、机动车、工业企业、扬尘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重点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推进燃煤锅炉淘汰。2016年以来,沈阳市以城市建成区内2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为重点,采取拆除并网、清洁能源改造、废弃拆除等方式淘汰燃煤小锅炉。2016年至2022年,沈阳市共淘汰燃煤锅炉4399台,淘汰锅炉总容量1.5万吨,三环内工业企业燃煤锅炉清零。经测算,每年可减排烟尘3.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万吨。二是开展清洁取暖试点建设。2019年至2022年,三年来共完成87台、10015蒸吨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施1360万平方米的建筑能效提升,加强散煤治理,开展“煤改洁”6.56万户,新增清洁取暖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三是严控机动车尾气排放。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车近2万辆,共抽检10626辆,查处不合格柴油货车167辆,对11747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编码登记管理。四是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市10家热电企业26座发电机组配套的全部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下转2版)  (上接1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不断提高化工、制药等重点涉VOCs企业废气收集治理水平,推动全市525家加油站安装三次油气回收和在线监控系统。五是强化扬尘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施工工地“七个百分之百”要求,组织开展常态化问题巡查交办。

  河流水质改善显著

  我市将水体达标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实施水体达标攻坚,强化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形成全市上下水环境治理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推进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沈阳市省考以上河流断面水质累计均值首次实现全部达标,并且全面消除了劣Ⅴ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了28.99%,超额完成“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断面水质达标情况排名全省第一。

  从曾经“有水皆污”到如今“沈水蝶变”,沈阳坚持问题导向,每年制定攻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和高效务实的管理体系,分区域、分流域科学施治,围绕污染物入河、污水收集处理、黑臭水体、排污口超标排放、日常监管缺位等突出问题,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强化河流水质管控。2020年以来,累计巡查交办整改各类水污染问题6000余处,解决污水直排量17万吨/日。二是加强水体达标工程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56项水体达标重点工程,完成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三期等8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和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施了仙女河污水转输等4项污水转输工程,摘除400余个雨污混接点位,提升了全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三是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实施运河水系提升改造工程,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向农村地区延伸,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组织各地区开展入河排放口排查溯源,完成1263个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封堵拆除非法排污口453个。完成全市1647家排污许可发证企业与现有入河排污口关联。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作为市政府对各地区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全市35条主要河流、46个断面实施加密监测,每月对各区县(市)水环境质量进行考核排名,考核结果在媒体公示。

  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督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以提升生态功能为根本,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督。一是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二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监督工作。设计建设了国内首个城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化、数字化、精准化监管体系。三是统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立沈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档案库,进一步提高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成功推动康平卧龙湖湿地多样性案例成为全国4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秀案例之一。四是稳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沈北新区成功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棋盘山地区成功获得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并充分发挥先进地区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指引和创建经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邱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