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取静“神器”热卖 降噪耳机能否降“燥”?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很多年轻人带来情绪上的焦躁。一点点“噪音”都有可能变成让情绪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销售越来越火爆的降噪耳机,成为许多人追求闹中取静的“神器”,甚至也有不少年轻人用降噪耳机“续命”。

2023年11月21日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很多年轻人带来情绪上的焦躁。一点点“噪音”都有可能变成让情绪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销售越来越火爆的降噪耳机,成为许多人追求闹中取静的“神器”,甚至也有不少年轻人用降噪耳机“续命”。

记者走访沈阳三好街的耳机销售档口,从经营者和顾客中了解到,随着降噪耳机的普及,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大,同时在产品选择上,也将目光从数千元的高档产品,转移到千元以下的国产产品。

那么,降噪耳机到底能不能降“燥”?这种耳机的确有抵消低分贝噪音的作用,对于一些有“闹中取静”需求的人群来说,可以减轻一定烦躁的情绪,但实际使用中也需注意安全风险及健康风险。

千元以下国产降噪耳机

销量越来越好

如今,数码产品销售,线下不如线上,但沈阳三好街的一家专卖耳机的档口,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店主小明(化名)说,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品种比较全;二是可以进行试用,顾客可以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款式。

小明说,选购耳机的肯定还是年轻人居多,其中带有主动降噪功能几乎成了蓝牙耳机的标配功能,“从200多元的普通款式,到两三千元的高端产品,几乎都有主动降噪功能。”

小明介绍,主动降噪的耳机产品已经问世有几年时间,最开始出现在一些比较高端的耳机产品,之后“苹果”的蓝牙耳机出现,受到很多人追捧。随之各个蓝牙耳机厂商迅速跟上潮流,主动降噪功能几乎普及。

根据中关村在线发布的数据,在耳机的所有功能中,消费者对降噪的关注度在2019年为6.91%,排在蓝牙和游戏影音效果之后。一年后,这一数字上升至10.83%。未来,消费者对于降噪的关注会不会超过游戏影音效果?

小明说,根据店里的销售情况看,顾客消费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追高,因此千元以下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尤其在200元至500元价位的产品卖得最好,“一些顾客认为蓝牙耳机是快消品,认为就算不坏,也可能会丢,因此更青睐于性价比高的产品。”

到底啥是降噪耳机?

相关资料介绍,降噪耳机是利用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噪声的耳机产品,其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降噪耳机,是通过耳罩对耳朵的良好包围结构形成封闭空间,阻隔外界噪音;另一类主动降噪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抵消噪声。

被动降噪技术对高频信号隔绝效果很好,而生活中的噪声大多是中低频段,因此被动降噪效果非常有限。这种隔音效果完全是采用物理结构实现的,造价一般较为低廉。由于采用封闭的结构,佩戴时间久了会造成耳朵不适。

主动降噪技术,也叫有源降噪,是利用麦克风采样环境噪声,经过数据处理后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声。主动降噪技术采用的是声波叠加抵消原理。基于这一原理,首先必须通过传声器采集周围环境的噪声信号,因此我们在使用有源降噪耳机时,会发现机身处有一到两个小孔,这两个小孔的位置就是采集传声器的位置。

主动降噪耳机目前有非常多的技术和不同的算法,来实现更加精确的降噪功能,例如闭环路系统、开环路系统、自适应主动降噪耳机系统等。

降噪耳机管用吗?

近几年,虽然耳机主动降噪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降噪过程并非是在电路内将噪音进行消除,而是利用声学原理在特定的空间内将噪音进行抵消。若主动降噪系统设计不够完善,所产生的抗噪信号与外界环境噪音未能相互抵消而是叠加,那么就不是降低噪音,而是提高噪音。有些主动降噪耳机在低频环境下应对快速变换的噪音时可能会出现失效现象,进而引发“嘶嘶”的电流声。

因此,目前的降噪耳机,通常都只能对低频噪音有着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人声等高频声源,市面上没有哪一款耳机能进行高效处理。所以,若是想要降低室内以及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一些低频环境音,购买一款降噪耳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有人用它助眠

有人说,“戴上降噪耳机,全世界都安静了”。很多年轻人说,“降噪耳机”是可以续命的。

年轻人在生活中都有需要屏蔽噪音的场景,他们选择用降噪耳机来消解噪音引起的烦躁感。

沈阳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小段(化名)的生活习惯是晚上10点钟入睡,但同寝室的5名室友跟他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对于室友们,晚上10点只是晚间娱乐时间段起点。

小段只能在室友们打电话、连麦的叫喊声中强行入睡。但时间长了,小段开始想办法主动屏蔽噪音。

尝试了很多种办法,并不有效。小段在网上发帖求助,很快有人将降噪耳机“安利”给他,告诉他选择带主动降噪功能的蓝牙耳机可以“续命”。

在多次“实验”后,小段发现,降噪耳机结合耳塞能够达到最好的人声屏蔽效果。

有人用它对抗“老板的噪音”

“降噪耳机的问世大大降低了焦虑的发生。”企业文员小冰(化名)说,自己选择降噪耳机是来自老板的“噪音”。

“每天不定时开会,一开几个小时。每次开会就像拉家常,说说就跑题。与工作无关,与个人无关,完全是满足了老板个人情绪宣泄。”小冰认为,这些开会的内容完全是“噪音”,时间久了,让自己的情绪很“燥”。

为了屏蔽老板的声音专心工作,小冰买了一副降噪耳机,用于对抗老板开会时的絮絮叨叨。

“为了怕老板发现,我只能选择小巧的款式。”小冰说,自己在网上和实体店挑选很久,最终买了一副入耳款式,外表是银色亮面,“这样戴起来,不细看,还以为我戴了一副耳环。”

用了一段时间,小冰说自己的焦躁情绪得到缓解,耳朵里减小了老板说话的声音,多了一些舒缓的音乐。

有人用它在地铁里“找清静”

上班族小鹏(化名)购买降噪耳机是为了躲避地铁车厢中的噪音。

“地铁里有讲电话的,有刷视频不戴耳机的,有小孩子哭闹的,还有不断传来的地铁广播,甚至还有列车行驶摩擦铁轨的声音。”小鹏说,自己是一名销售人员,白天工作的时候面对顾客及经营环境,让自己都快神经衰弱了,如果不是降噪耳机,“那地铁车厢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小鹏来说,是降噪耳机把在公共环境里饱受噪音折磨的自己解救出来,还自己一份清静。

使用降噪耳机

是年轻人在装“聋”?

记者调查中发现,在使用降噪耳机的需求上,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年纪稍长的消费者更关注降噪耳机对于音乐音质的影响,而很多年轻人则只希望屏蔽掉噪音。“噪音”概念的范围也在扩大,它并不再由某一个特定的分贝来衡量,只要对年轻人情绪有消极影响的声音,都可以被归为“噪音”。选择戴降噪耳机,是他们不愿意消耗精力改变环境,或无法改变环境后的妥协做法。

在许多年轻人眼中,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难免在过度的社交压力中感到疲惫。对于降噪耳机的使用,很多网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佩戴降噪耳机不是想让自己真“聋”,而是想给自己一个装“聋”的机会。对于他们而言,降噪式耳机不仅是耳朵的保护壳,更是心灵的保护伞,缩回这层壳下,才能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交、学习、生活中得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而这片刻喘息之机,是躲避一切可能对情绪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的“缓冲之地”,也是能让他们进行自我放松、自我疗愈的“最后一块净土”。

长时间佩戴

有听力损伤风险

尽管降噪耳机有诸多好处,但仍存在佩戴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骑车或行走时,降噪耳机虽然能够将风声、交通噪音降低,但是对于人们而言则失去了一种判断路况的信息来源。

同时,长时间佩戴耳机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不久前,西安一男子因长期戴耳机听歌睡觉导致了左耳听觉丧失,登上了微博热搜话题榜。

据报道称,该男子半年来一直习惯戴耳机入睡,直至感到听觉丧失伴随耳鸣症状,去医院检查才得知自己这个习惯竟造成了左耳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一经报道,此话题以1.5亿阅读量迅速冲上热搜受到网友们的关注。

沈阳某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介绍,有些患者入睡时戴耳机慢慢睡着了,耳机里的声音还在不断的在放着,“耳朵长期、长时间的暴露在高分贝的音乐之下,久而久之对内耳的螺旋器、毛细胞都会有影响,造成内耳的缺血缺氧,导致声音传导到中枢系统出现问题,表现为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

因此,在戴上耳机求清静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注意保护听力和自身安全。

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