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救援千余次找到700多名失踪人员

刘洪亮,43岁,中共党员,本溪市阳光救援队副队长。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特种部队,现任本溪明山公安分局明山派出所综合内勤兼辅警队长。他还是辽宁省人民监督员,中共本溪明山区党代表,2022年荣获“辽宁好人”荣誉称号。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只有奋斗过才会有意义。

2023年11月26日

刘洪亮,43岁,中共党员,本溪市阳光救援队副队长。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特种部队,现任本溪明山公安分局明山派出所综合内勤兼辅警队长。他还是辽宁省人民监督员,中共本溪明山区党代表,2022年荣获“辽宁好人”荣誉称号。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只有经历过才懂得,只有奋斗过才会有意义。每个人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造就精彩的人生。

——刘洪亮

再一次见到刘洪亮,他正在医院照顾患病的父亲。

过去的一年,对这个年轻人来说压力够大的:2022年9月,他的母亲被查出患上了胃癌;10月,父亲被查出患上肠癌。“俩老人住在一个病房,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尽管如此,只要有救援任务,刘洪亮还是会第一时间出发,不仅因为救援行动需要他指挥,更因为有作为一名老党员的父亲的支持:“你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边,不要考虑我们。”

投入公益救援

把“单飞”的志愿者拢成团队

提起刘洪亮,在本溪公益救援圈子里,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无论是山地搜救、水域救援,还是灾害救助,凭借着多年练就的专业本领,他带着队友们一次次救人于危难。

2003年,刘洪亮从特种兵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本溪,很快就投入到公益活动中。“那时,还没有专业做救援,就是做公益时得知有老人走失或者有探险者被困在山里,帮着找人、救援。”

时间长了,刘洪亮发现当时本溪的救援志愿者大多是“单飞”。“本溪山高林密、洞泉遍布,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探险者,这样的地理环境,一旦出现就给野外救援带来很大难度。而救援志愿者几乎是各干各的,合作效率很低。”

刘洪亮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组建一支专业救援团队。在本溪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2013年,本溪市阳光救援队成立,刘洪亮任救援队副队长;2015年7月救援队正式注册。

“现在已经有300多名队员,每个人都经过培训考核,都有救护员证。”刘洪亮告诉记者,救援队以本溪无线电协会为班底,吸纳各行各业包括社区网格员、出租车司机等,“这样就能更快地得到信息,更及时地展开救援。”

从高山密林到湍流险滩

找到700多名失踪人员

“这里是本溪阳光救援队指挥部,现进山搜救一名失联人员,请医护队、无人机队、山地队,整理救援装备,带齐个人防护设施,按我所发位置集结……”在最短的时间内动员最大的力量,团队的组建明显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2017年10月底,3名女孩相约到本溪东南的老母岭探险,可是3人毫无经验,兴奋劲过后发现迷了路。接到警方求助,刘洪亮发布集结命令不到半个小时,就有30多名队员分乘24辆车赶到山下。

“当时天已经黑了,山里一点灯光都没有。为了尽快找到仨女孩,不少队员嫌外衣笨重,脱了进山,身上被树杈划出了一条条伤口,折腾了4个多小时,终于在无人区一处山坡下找到了人。”

2018年6月9日,沈阳5名网友组团到本溪“冒烟仙洞”探险,因操作失误,两人跌落洞底,男子双腿骨折,女子自述下身失去知觉,被困80多米深地下。

不到10分钟,30多名队员就集结完毕,在刘洪亮的带领下,冒着瓢泼大雨于当晚9时许赶到现场。架设好洞内外通讯,刘洪亮和消防人员一起下到洞底,帮被困人员穿上安全吊带、系上安全绳、固定在山地救援担架上,一点点向上挪动。雨水、泥水、汗水……14个小时后,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2019年8月24日,正逢雨夜。晚8时30分,刘洪亮接到警方电话,说是有位老大娘上山采菜,已经失联3个小时,询问能否协助救援,他当即表示:“百姓有求,阳光必应”。

通过救援队通信指挥系统发出指令后不到20分钟,12辆车、30名队员就已整装出发。因为无法定位老人在山中的位置,刘洪亮把30名队员分成8组,从山脚向山上展开地毯式搜救。

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雨越下越大,搜救范围从脚底向后山坡靠近,鞋里早已灌满雨水,刘洪亮一直走在前列,头灯、手电,照射过每一处草地、树丛,终于在次日凌晨1时30分,在一处山涧下找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大娘。

刘洪亮当即用雨衣给大娘做了保暖,又一路把大娘背下山。“事后得知,大娘是为了给儿女采蘑菇上山的,当天正好是她的80大寿。”

刘洪亮说,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再次相见时,大娘一眼就认出了他:“就是你把我背下山的啊!”那一刻,刘洪亮落泪了。他说,“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本溪市区,太子河蜿蜒穿过,水域救援必不可少。刘洪亮说,最开始救援队只有一条单船皮筏,他和一些队员会游泳。“后来大家你三千、他五千自筹资金,再加上有了一些企业捐赠,购买了冲锋舟、救生衣、潜水设备和水下探测仪等,组建了水域救援分队,多次和消防部门联合演习……”

从本溪阳光救援队成立那天起,各类救援就成为刘洪亮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000多次水域巡视、山地救援中,他帮助寻找失踪人员700多名,在一次次生命与时间的赛跑中挽救了一条条生命,一个个家庭。

从志愿者、救护员到心理咨询师

不再让悲剧上演

“要做好救援,只有一颗热忱的心还不够,装备、技术和人员都是硬杠杆。”多年来,刘洪亮自筹资金数十万元购买了无人机和破拆、救生、排烟、照明等装备,带着大家苦练救援本领,2019年,本溪阳光救援队在东北三省社会力量救援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同年参加全国社会力量救援比赛获得第九名。

刘洪亮还利用业余时间和队友走访了城乡近40个派出所,建立警民联动协作框架,构建应急救援“闭环回路”。

多年来,刘洪亮和本溪阳光救援队凭借过硬的本领和对公益的热忱赢得了各界认可。他们义务为百姓普及户外安全知识,为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做应急救护培训,参加大型应急救援保障100多次,多次协助消防部门出色完成水域、山岳等高难度救援工作……

“新冠”疫情期间,刘洪亮主动请缨,带领救援队分批、分组补充到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中,站岗执勤;受本溪市红十字会委托,他带队帮助运送企业捐赠给卫健部门的防疫药品,确保接收捐赠工作精准无误;他还带队参加了全市各高速口疫情封控执勤……

10年来,刘洪亮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好人”“辽宁省最美救护员”“辽宁好人”等诸多荣誉,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

“2020年,有一名患有抑郁症的青年在太子河自杀。看着他生前帅气的照片和打捞上来的遗体,我流泪了。”刘洪亮告诉记者,他意识到,救援只是事后的手段,如果能在源头上控制不出险,不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和家庭吗?

他开始组织队员学习心理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然后到学校、社区等开展义务心理咨询。“尤其是对重点人群做好心理建设,让他们感受到安慰,别走极端。”

刘洪亮还和队员一起到社区给中老年人和网格员培训救援救护知识,“最起码老人遇险、受伤的时候,能够明白自己的受伤状态,知道哪有问题,而网格员也能对症采取先期处置。做到预防为主、救护自主。”

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对话刘洪亮

辽沈晚报记者:这些年救援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刘洪亮:应该是爱心吧。毕竟被救援的还是患病的老人多一些。他们也曾经年轻过,曾经为家庭和社会付出过很多,只是因为老了,身体出现问题才走丢、遇险,我觉得应该对老人再多一点关爱,让他们能幸福度过晚年。

辽沈晚报记者:救援救险有没有遇到过危险呢?

刘洪亮:危险应该是随时存在的吧,比如说晚上进山进洞救援,还有水上救援,都有风险。但是我们平时多训练、多掌握经验,注意协同保护,把危险降到最低。

辽沈晚报记者:不管白天晚上,随时可能出发,家人没有怨言吗?

刘洪亮:我父亲也是党员,他跟我说共产党员就得冲在前面,就在他和我母亲都住院期间,他也非常支持我。妻子也非常支持我,孩子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