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金属之光恒久闪耀的卓越人生

本报记者关艳玲任梓溪编者按李薰(1913年-1983年),我国冶金科技领域杰出的领导者,国际著名的冶金与金属物理学家,是发现“钢中氢”奥秘的第一人,是世界第一台真空定氢仪的制造者。

2023年12月01日

本报记者 关艳玲  任梓溪

编者按

李薰(1913年-1983年),我国冶金科技领域杰出的领导者,国际著名的冶金与金属物理学家,是发现“钢中氢”奥秘的第一人,是世界第一台真空定氢仪的制造者。他在祖国需要时毅然回国,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担任所长并主持工作30年,为我国钢铁工业恢复和发展以及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颗重返地面人造卫星、制造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和第一艘核潜艇等重要工作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他倡导成立中国金属学会,创办《金属学报》并亲任主编,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冶金与材料科技进步、提高国际影响力贡献了毕生力量。

2023年是李薰诞辰110周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举办纪念李薰先生诞辰系列活动:报告会、座谈会、李薰档案图片展……李薰的亲属、学生、同事纷纷前来缅怀。本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李薰女儿李望平、李薰的学生和同事,与大家一起重温李薰的事迹,缅怀这位卓越的科学家。

1 爱国情,比金坚

祖国的一纸召唤让他毅然放弃国外的“功成名就”

11月20日清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的李薰像前,站满了手拿菊花的老师和学生。大家注视着李薰铜像,思绪仿佛被带到了那个燃情似火的年代。

“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一身英伦西装打扮,英气十足。”李望平在描述父亲李薰的时候,充满自豪。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冶金研究所。王大珩和钱三强推荐李薰作学术带头人。1950年11月,李薰接到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请他回国筹建冶金研究所的信函。

当时的李薰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已经留学工作了14年,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在二战中,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发动机出现主轴断裂事故,失效分析工作三年没有进展,最后是李薰提出合金钢中含有氢,造成了事故。为此,他自制了定氢仪,测定出钢中气体含量,并提出消除隐患的方法。英国运用这项技术生产出合格的发动机,为保卫英伦三岛作出贡献。因为这一成就和后来的“冷加工对钢性能的影响”一系列论文,李薰在已经获得哲学博士后又被授予冶金学博士学位。谢菲尔德大学是当时英国唯一能授予冶金学博士的学府,而李薰也是这所学校第二位获得这一学位的学者。

来自祖国的召唤令李薰激动不已。他立即写了回信表示同意回国发展,并联络张沛霖、柯俊、张作梅、方柄和庄育智5位留英学者共商回国建金属所的大计。从此以后,谢菲尔德园林路81号的李薰住所成为中科院金属所的海外发源地。归国日期、程序,研究大楼的设计、须购置的图书和仪器……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商量筹建的细节,直至深夜。

在纪念李薰诞辰图片展上,一张张泛黄的纸上清晰地记录着这段满怀憧憬的岁月,这正是李薰等人在英国筹划需要购买的仪器设备清单和金属所建所规划图。

李薰不顾多方阻挠,于1951年8月回到了阔别14年的祖国。随后,张沛霖、柯俊、张作梅、方柄和庄育智5位留英学者也陆续回国。

“父亲经常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在他看来,无论在哪,中国人的身份不能变,中国心不能变。”李望平回忆,父亲曾说,出国求学就是为了科学救国,使国家富强起来,在国外生活待遇虽高,却是为外国人服务。

“我是一个中国人”,这种家国情怀深深扎根在李薰心中。

2 众同心,利断金

将金属所定址沈阳,带领骨干为钢铁工业作出开拓性贡献

回国后的李薰立即投身金属所的建设中。考虑到沈阳的独特优势,李薰决定将金属所建在沈阳。

在纪念李薰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98岁的李铁藩回顾了当年在筹备处工作的时光。“最初是想叫冶金所,在定名时,李薰以战略眼光,审时度势,提出应该叫金属所,并获得批准。这样的命名,无论是在学科布局、研究范围还是人才引进方面,都对以后有着重大的影响。”

1952年5月,东北春风和煦、万物复苏,金黄色的报春花在沈阳盛开。5月20日,金属所实验大楼——西大楼正式开工,1952年12月,大楼建成。

据老同志回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期,这座大楼的建设得到了多方支持,被列为政府的“1号工程”,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1953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通知书,任命李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同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通知李薰就职,这标志着金属所正式成立。

在档案图片展中,记者还发现,很多建所初期的老照片是在钢铁厂钢花飞溅现场拍摄的。

“科学研究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注意基础研究,这是李薰一贯的办所理念和方针。所以,他们经常在生产一线办公。”85岁的研究员王崇琳说。

建所初期,全所工作重心是为恢复和建设我国的钢铁工业服务。

1952年12月,金属所还在筹建的情况下,李薰向各大钢厂派驻炼钢小分队。冶炼、加工、热处理、选矿和耐火材料等,这些都是小分队的主攻方向。

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与炼钢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钢铁冶金中的各种实践知识,边学习,边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帮助钢厂发现和解决钢铁冶炼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这种生产实践为金属所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成为金属所的骨干力量。

经过努力,金属所的铝镁耐火砖、电炉氧气炼钢、提升钢质量等一批代表性成果,为我国钢铁工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这也奠定了金属所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1957年,李薰高瞻远瞩,将金属所的研究方向转向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适应我国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发展的需要,按材料和工艺建立了核材料、高温合金、难熔金属、合金钢、金属陶瓷、炭材料、化学分析、高温物性测试和设计10个研究室。

3 爱后辈,惜如金

“叼着烟斗的先生”悉心培养一棵棵小树成材

89岁的金柱京在每一件展品前都要驻足良久。“先生的烟斗在哪里?”座谈会现场,他的一句话又引起了大家的回忆。

1958年,刚大学毕业的金柱京来到金属所。他说,李薰先生一贯关心青年人的成长。这个叼着烟斗、随和的所长曾经一字一句地认真修改自己的论文。

88岁的姜钟硕回忆,自己刚毕业到所里,在做一个实验时遇到了难题,就把很贵重的实验设备给拆了。“我一转头,发现先生进来了,吓了一跳。结果,先生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时隔数十载,李薰对年轻人的爱护,让这些曾经的青年依然觉得温暖,也让一棵棵“小树”迅速成材。

“按照今天的说法,李薰先生就是个‘学霸’,文章写得好,有才学,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抓得住本质。我和其他同事经常传阅、学习他的文章。”1963年来到金属所的李翠屏介绍说,所长很少在办公室里,往往是在各个实验室里和大家交流,或者在阅览室查阅最新的国外杂志。而且,所长对所里所有人员的课题都非常了解,为不同群体“量身”打造了不同的课程。

“李薰先生要求所有人入所后要通过‘两基一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所第四任所长李依依补充说。

所谓“两基一外”,是指基础实验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一门外语。在金属所建所初期,分配来的大学生大多不是学习材料和冶金专业的,缺乏钢铁工业生产的知识。李薰便制定了边建所、边工作、边培养、边学习的方针,来帮助这些年轻人更快地步入“正轨”。

“青年人像海绵,要是把他放在沙滩上,什么也吸不进去;要是放在水里,就能吸取更多水分。”李薰十分重视为青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亲执教鞭,常年坚持,联合葛庭燧、郭可信等所里的老科学家带头给年轻人“补课”,开设的课程有“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热处理”等专业课。讲授专业课的同时,还教他们查阅文献、做实验、写文章,并把他们编成工作组,派赴钢厂,使这些青年人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快速提升。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李薰经常邀请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来所讲授物理、化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并多次举办俄语、英语、德语培训班。在课程中,李薰与所有参加学习的人一起听讲,一起参加考试,同时公布考试分数。

那时,深夜的西大楼总能看见年轻人苦读的身影;清晨的曲径旁总能听见年轻人朗读外语的声音……李薰用以身作则、学而不倦的态度,激励着金属所内的青年科研人员更加自觉地勤勉上进。

4 岁月淘,见真金

科学思想、精神风范成为金属所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李薰用形象的比喻把科研工作分为三类:“指兔子”是确定科研方向;“打兔子”是直接参与科研工作;“捡兔子”是做辅助工作,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果。

“李薰先生常叼个烟斗,一副英国绅士模样,以‘指兔人’身份指导我们工作,修改课题报告。有时又蹲在大马路旁和一帮‘打兔人’‘捡兔人’下棋观棋,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李头。”王崇琳回忆说。

“科研工作是要为国家织出整匹锦缎,而不是在一条破裤子上绣一朵鲜花。”

“搞科研工作不要满足于‘瓮中捉鳖’,要去‘五洋捉鳖’。”

虽时隔多年,这些生动形象的话语还时常被大家提及。

走进今天的金属所文化路园区,左边的U形大楼就是曾经的西大楼。午夜时分,站在楼下,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实验室、办公室灯火通明,那是工作人员在加班。

为纪念金属所创始人李薰,西大楼在2001年改名为李薰楼。同时,金属所还设立了“李薰成就奖”“李薰讲座奖”等“李薰系列奖”,以缅怀先哲,启迪后人。

今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直径8.01米主轴承通过专家组评审,并被正式命名为“破壁者”。

破壁者,这一名字来源于周恩来的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轴承专项技术总师、李薰大型重载轴承攻关突击队队长、研究员胡小强介绍,盾构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装备,承担着穿山越岭、过江跨海的重任。虽然盾构机国产化率已达98%,但作为关键核心部件的主轴承一直依赖进口。秉承着李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工业实际问题”的理念,金属所成立攻关突击队,锚定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攻关。历时两年多,终有所成。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研制的直径8.01米主轴承各项指标达到同类进口主轴承的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能够满足超大直径盾构机应用需求。专家组认为,这一成果“是关键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今,在金属所人的眼中,李薰代表着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这些已经成为金属所血液中的重要文化基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金属所人。

金属所所长刘岗介绍,可以告慰老所长的是,今天金属所多个优势研究领域是李薰布局的,并且取得了长足进展,如高温合金、钛合金、先进钢铁、特殊环境材料,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疲劳与断裂、碳材料,等等。金属所也发展了新的学科方向,并产生了相应的国际影响,如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金属所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牵头承担载人航天、两机专项、先导专项等国家、科学院、行业重大任务,为航天、航空、核电、深潜、高铁、跨海大桥等需求的核心装备研制了关键材料或部件,为材料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了国家队的担当和贡献。

“我们可以告慰老所长的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他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风范。新时代的金属所人,要继承老所长遗志,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锐意进取,永攀高峰,为高质量完成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为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刘岗表示。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金属之光,璀璨闪耀。

(本版图片由金属所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