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之首梦中常忆跨征鞍

九边,又称九镇,是明朝在北部边疆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辽东镇,设立时间最早,又位于东方起始位置,并有海陆防线,“天下安危常系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故为“京师左臂”的辽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

2023年12月14日

九边,又称九镇,是明朝在北部边疆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辽东镇,设立时间最早,又位于东方起始位置,并有海陆防线,“天下安危常系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故为“京师左臂”的辽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

辽博藏有明朝地图《九边图》,其中唯有辽东镇有两幅,以辽河为界,分为东西二图。东部中心辽阳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西部中心为广宁,为都指挥使分司,是巡抚及总兵驻地。

这正是“需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的明朝辽东军事体系“双核心”的体现。

最初,辽阳是辽东军事、政治中心,而随着总兵与巡抚西向移驻广宁,明朝在战略上逐渐呈现出重河西而轻河东的倾向,在战术上防御要点也由边墙转向城镇。

朱元璋将儿子封在北镇为王

朱元璋的白话圣旨还是很好看的,比如他给附庸国的圣旨上就写着:“我若征你,不胡乱去,一程程筑起城子来,慢慢地做。”这也是朱元璋对北疆战事的核心策略:先钉钉子,建立城池,然后逐步蚕食。辽东的军事体系最初就是在原有的城镇基础上完成的。

洪武八年(1375年)改“定辽都司”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镇”。“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二十五卫”。辽东镇城辽阳设有都司,东控女真部落,南控海洋;在广宁设有总兵和左右中三卫,西控蒙古部落,襟带山海。

“1390年,朱元璋派辽东广宁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王雄主持在辽、金、元古城旧址上修筑了广宁城。”周大利介绍说,“广宁古城始建于辽代公元947年,由契丹世宗皇帝耶律阮诏令修建。世宗耶律阮亲护父亲耶律倍灵柩由汴京归来,葬于医巫闾山,名为显陵。因陵设州,因州设城,为显州城。金元时期更名为广宁。”

朱元璋的儿子很多,于是他施行了“诸王靖边”的策略,“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他一共封了十三个儿子为“塞王”。辽东有三位,开原的韩王朱松、沈阳的沈王朱模和广宁的辽王朱植。

封王的时候,朱松12岁,朱模11岁。就藩的只有辽王朱植,当时也不过17岁。

广宁城经过元末动荡已经十分残破,于是朱植1393年正月到封地的时候,只能住到城外河边,九月才开始在广宁城里建王府。结果王府没建成就被朱元璋勒令停工了。直到两年后才又开建,可是没等建好,建文帝就把一直住在河边的朱植召回了南京。

而后,就是朱棣起兵北平靖难成功了。同为塞王,朱棣自然晓得不能再让兄弟们掌兵了,而且,朱植手下还曾配合官军抄过朱棣的老巢北平,于是就把朱植改封到了湖广之地的荆州,他手下的广宁三卫万余精锐则被强行留在了辽东,“辽王朱植有罪,削其护卫及仪卫司”。

辽东镇“双核” 拱卫京师

朱元璋时期,因为有儿子们坐镇北疆,所以将辽东镇的镇城设在了辽阳,主要是为了方便羁縻东北的蒙古、女真各部。

东北的大部稳定是在洪武二十年蒙元原丞相哈纳出降明之后,随着蒙古、女真部落投顺的越来越多,明朝就在东北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卫所,“羁縻卫所,洪武、永乐间边外归附者,官其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赐以敕书印记,设都司卫所。”——《明史》

明成祖时,已经在东北设立了181个卫所,几乎涵盖了整个东北乃至极东之地。

直到朱棣的时代,明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不然也不会“天子守国门”了。不过,守门便守门,朱棣却把位于北京正北、长城之外的“镇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也”的大宁都司给裁撤了。

于是,辽东就成为“京师左臂”,而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被辽河隔着,广宁城的地位就越发重要起来。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朝设置辽东总兵一职,总镇府就设于河西重镇广宁城。1435年,明朝设置辽东巡抚,其治所“旧驻辽阳,后移驻广宁”。

为此驻于镇城辽阳的辽东巡按御史李叔和还跟皇帝抱怨说河东镇城的兵马还没有河西下面的卫所能打:“总兵官为本镇保障,当审缓急策应。今乃坐镇河西,而以河东付之副将。虽云画地分守,然所部士马亦不足与广宁、宁前、锦义、镇武诸路相等。”

而且广宁城在永乐、弘治、正德、嘉靖几朝均有扩建。现今,广宁古城西城墙北部还保留有一段南北长387米的砖墙,北城墙保留有东西长1350米的土墙。而辽阳城则从朱元璋时“附筑土城”后,直到万历年间的史料中才有“大修辽阳城”的记载。当时,努尔哈赤已经誓师伐明三年了。

边帅武功之盛 二百年来未有

在北镇市内的钟楼前,立着一个9.25米高、10.5米宽的石坊,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修建的。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劵”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

世爵就是这个爵位是世袭的,宁远伯就是李成梁的封号,“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也就是无军功不封爵,曹循在《明代臣僚封爵制度略论》中称,从嘉靖元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百余年,臣僚以军功封爵者,仅辽东总兵李成梁一人封宁远伯。

李成梁到底立下了什么军功呢?万历二年,李成梁彻底摧毁了建州女真最大的王杲部,斩首千人;随后崛起的建州女真另一个王兀堂部,在万历八年也被李成梁斩首七百五十,打得没了脾气;万历十年,“速把亥为辽左患二十年”的这位蒙古部落首领,被李成梁部斩于军中,十余年间,东蒙古部落数万人被李成梁歼灭,此后,蒙古部落基本都老实了。

“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明史·李成梁传》)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大捷并不是说印象中的一杀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李成梁这么多次作战中,消灭敌人最多的是万历十一年,辽东辽西的蒙古、女真人一起进犯,李成梁率部一战斩首一千五百余。皇帝的赏赐也没说出手就是千金万银的,赏了白银一百两。其他的作战,斩获首级不过数百。说这些是大捷,并不是特意吹嘘李成梁的武功,“按国典,百十级为上捷”(彭孙贻《山中见闻录》)。

“宁远伯李成梁父子威名素著,贼独惮李氏耳。”降了清朝的钱谦益在他的《牧斋初学集》中这样说。

“梦中常忆跨征鞍”,写下这首诗的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李如松在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第二年在与蒙古部落作战中阵亡。

广宁尽成灰烬 百多年后重修

儿子战死三年后,76岁的李成梁重回辽东为总兵。重掌辽东这八年,是李成梁被世人诟病最多的。一是配合皇帝下来捞金子的矿监太监把辽东搞得一团糟,二就是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宽甸六堡,使得努尔哈赤崛起,“弃地啖虏”。放弃辽东边墙东段的宽甸六堡,侧面也说明明朝在辽东采取了守势。

清朝入关之前,攻城略地后一直延续着努尔哈赤的做法,就是攻占一处,就毁掉一处,然后将俘虏全部带走统一集中管理。

在前期统一女真各部的时候,努尔哈赤就将女真各部的所有城池全都破坏殆尽,比如攻打叶赫部的时候,努尔哈赤采取的战术就是一边拆城一边攻击,城拆完了,叶赫也灭了。烧光抢光的政策之下,整个东北的女真城镇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可谓赤野千里无人烟。

七大恨誓师伐明之后,首战抚顺,掠夺了三十余万人口之后“遣兵四千拆抚顺城”,而后又连克开原、铁岭,同样是将两个城池拆个精光。

广宁城在失陷后,运完战利品,努尔哈赤就下令放火焚城,“尽成灰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皇太极继位之后,一开始仍是延续了努尔哈赤“毁城迁民”的老办法,大凌河、松山、塔山等城全部都被拆毁。明朝辽东镇设立了25卫,据城池二十余座,最后大多数毁于“拆迁队”之手。

顺治末年,奉天府尹上书说,现在辽东就剩下沈阳、辽阳和海城还算完整,其他都成了荒土,“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医巫闾山是中国古代镇山文化五大镇山之北镇山,北镇市也因之得名。清朝时,因北镇医巫闾有着独特的政治文化内涵,深受皇帝推崇,享有皇帝亲祭之礼,地位一度堪比五岳。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曾亲祭于北镇庙。而近在咫尺的广宁城却破败不堪,直到乾隆东巡,看不过眼了,这才重修了广宁城。

实则大明朝苦心经营二百年的辽东长城在清朝建立后就被有意识地处理掉了。在各种书籍中删除,掩盖了辽东长城存在过的历史。不过,清廷仍然对辽东长城加以利用,只不过改了一个名字,就是“柳条边”。比如《盛京通志》中的《盛京舆地全图》,根本不提什么长城,只画出了“柳条边”。

今日的北镇市鼓楼,南面门楣匾额题写“幽州重镇”,北面则是“冀北严疆”。

楼前驻足,历史见字有声。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李振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