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0月28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了授牌,沈北新区成为东北副省级城市首批、沈阳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是沈北立区之本,“活力”是沈北兴区之要,坚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已经成为沈北新区的自觉行动。

2023年12月20日

  10月28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了授牌,沈北新区成为东北副省级城市首批、沈阳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是沈北立区之本,“活力”是沈北兴区之要,坚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已经成为沈北新区的自觉行动。经过近十年的埋头苦干,2021年,沈北新区提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肩负起又一跨越性、标志性、示范性重任。历时两年时间,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加油奋进,终于捧回这份沉甸甸的殊荣。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竞争力,更是区域发展的巨大引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沈北新区开展了国家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沈北新区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向着更高的目标加速奔跑。

  真抓实干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沈北新区风光绮丽、历史悠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资源点34个。有国家级湿地公园辽河·七星湿地公园、绵延33.2公里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蒲河生态廊道;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10个国家3A级景区;45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两座特色博物馆。

  “生态沈北、活力新区”成为沈北新区几届领导班子坚定不移、路径清晰的发展定位。2012年,沈北新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区”称号后,全区上下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编制了《沈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报告(2012-2020年)》,多年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增强规划的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2021年,沈北新区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成为全市首个提出这一目标的城区。同年9月,沈北新区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沈北新区的创建工作以“生态为基、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党政主导、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为基本原则,通过六大体系建设,着力实现“蓝天白云、碧水净土、文化绚烂、景色壮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努力打造成沈阳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为示范引领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

  为保证创建工作科学规范,2022年1月,沈北新区通过招标确定了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创建工作的技术支持单位。截至7月底,沈北新区38项创建考核指标全部达标。

  释放魅力 吸引资本和人才落地沈北

  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也推动了“生态沈北、活力新区”城市品牌的建设。随着沈北新区颜值的持续提升,地区的活力充分释放、魅力更加彰显。

  吸引各方资本扎堆涌入。年初以来,远鹏光伏产业基地、格林医美城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金科数字经济及智造基地、联东U谷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年初至今,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6个、落地118个,其中签约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沈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4亿元、增长18.6%;税收收入实现25.7亿元、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5亿元、增长11%;工业投资完成37.9亿元,增长20.4%,经济发展保持向上向好强劲势头。

  伴随着假日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的火爆。沈北新区持续开展大型促消费主题活动,做大“沈北好贺儿”特色名片;组织“秋韵情意浓,洁美笑迎宾”“国庆八天乐”文旅消费活动;成功举办蒲河女子马拉松、花海音乐节、大学生看沈北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成为沈城及周边城市“吃住玩游乐购”的打卡地,消费活力全面激发。前三季度,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同比增长87%,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71.3%。全省预制菜产业大会和储能大会、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及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座谈会相继成功召开,沈北新区已经从中心城市近郊区蝶变为城市中心重要拓展区。

  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建设,使得坐拥大学城的沈北新区有了新“引力”。沈北新区深入实施《沈北汇·英才计划》,开通“鸿儒之家”、沈北人才港等平台,在引才聚才上推陈出新。年初以来,建成总投资3.6亿元的沈北英才社区,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入住,1241套人才公寓一期入住率达95%;成功引进王向明等7个国内国际院士团队,落地带土移植项目6个,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91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在沈北就业创业7647人。越来越多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向往沈北、扎根沈北、圆梦沈北。

  拼抢争实 生态文明建设再出发

  站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新起点上,沈北新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积极发挥全市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带头示范作用,巩固已有发展成果,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发展质量为驱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美丽、幸福家园,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沈北新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取得哪些新突破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征程上,沈北新区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6大领域,10项任务38项具体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在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深化污染防治、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宜居环境等方面抓实抓细,精耕细作,多点开花,实现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新突破。

  推动发展

  方式转型

  稳步推进“双碳行动”,德通、新宝能等5户企业被列入2023年省级绿色工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完成40个光伏发电项目立项,累计装机规模达66.2兆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24个,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持续增强。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

  蓝天

  重点实施燃煤污染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66天,优良天达标率为83.4%。

  碧水

  近年来消除污水直排口20余个、雨污混接点30余处,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对七星湿地、辽河、左小河、长河、蒲河、南小河等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完成1173家企业污染源与入河排污口溯源关联工作,省考七星湿地、八间桥断面,市考郭大桥断面均达到Ⅳ类以上水质。

  净土

  狠抓土壤污染调查管控,投入8450万元完成了新城化工厂地块及周边区域六价铬污染风险管控,土地开发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建成并运行8座动力型和36座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成为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治理试点示范区,投入2080万元实施了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稳定运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置中心。不断加强对大辛生活垃圾填埋场、光大生活垃圾焚烧中心、瀚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沈阳危险废物填埋中心的环境监管。

  加强生态

  保护修复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河长制工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全面推广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离田率达100%,成为省级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成为辽宁省首个EOD模式入库项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