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问典 大如年乎

《尚书·尧典》称春分为“日中”,秋分为“宵中”,夏至为“日永”,冬至为“日短”。《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冬之为言终也。

2023年12月22日

  《尚书·尧典》称春分为“日中”,秋分为“宵中”,夏至为“日永”,冬至为“日短”。《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冬之为言终也。考工记:水有时而凝,有时而释,故冬从仌(音同冰)。”《汉书·律历志》:“冬,终也。”《五经通义》:“冬至阳气萌生,阴阳交精,始成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明王鏊《震泽长语·象纬》:“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

  《唐六典》:“若元正、冬至大陈设,燕会,赦过宥罪,除旧布新,受万国之朝贡,四夷之宾客,则御承天门以听政。”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古人想到了方方面面,大抵将“冬至”说明白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东汉蔡邑《月令章句》:“蚯蚓在穴,屈首下向,阳气气动则宛而上首,故其结而屈也”。高诱《吕氏注》:“麋角解者,麋是阴兽,冬至得阳气而解角也。”据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冬至,乾隆帝重读《礼记月令》时,疑惑“麋角解”是否确凿,就派人去查验,结果,被称为“麈”的麋鹿,有的果真在解角。乾隆感叹:“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他经过考证,确信在他之前的古人观察正确。

  高诱《吕氏注》:“水泉动者,泉浚于地,阳气聚于内,故禀微阳而动。”《淮南子》:“日冬至,井水盛盆,水溢。”《礼记集说》:“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言枯涸者,渐滋发也”。《逸周书·时训解》:“冬至之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晋潘尼《长至》:“浑仪赋四气,玉衡运招摇。灵晷修斯夕,日南始今朝。”以天文写冬至;唐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以风物写冬至;宋陆游《辛酉冬至》:“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以胸臆写冬至;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以羁旅写冬至,可谓各有各的滋味。

  清弘历《甲寅冬至上躬祀南郊恭纪四律·其四》:“昭苏景物漏春妍,初动祥风拂晓烟。五位福凝璇象转,一阳德合圣恩宣。瑶编纪瑞飞琼管,篆缕凝香绕御筵。最是欢声连九陌,千秋同祝太平年。”千秋同祝太平年,太应该了。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赵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