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文化赋能品牌农业发展

“文化是助力产品走向品牌化的重要途径。以非遗文化赋能品牌农业创新发展,开拓新消费场景,激发新消费潜力,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助推乡村振兴。”1月7日,市政协委员、辽宁省侨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促进会会长苗德志提出建议。

2024年01月08日

  “文化是助力产品走向品牌化的重要途径。以非遗文化赋能品牌农业创新发展,开拓新消费场景,激发新消费潜力,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融合发展,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助推乡村振兴。”1月7日,市政协委员、辽宁省侨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促进会会长苗德志提出建议。

  苗德志建议,应建设辽宁非遗与品牌农业融合创新发展基地,为非遗传承人、涉农企业与诸如“小梁山西瓜”“盘锦河蟹”“碱地柿子”等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提供一个专业的对接服务平台。挖掘发展“非遗文化+品牌农业”的项目,嵌入农业产品设计与品牌营销等高价值环节。塑造一批叫得响名号的农业品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让农业品牌增值。同时,推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应用。创新“地标农产品+数字版权”模式,例如,以齐派水墨赋能“盘锦的鱼虫虾蟹”、以石木雕刻激活“锦州的走兽飞禽”、以关东剪纸传播“丹东的瓜果梨桃”,以文化与科技创新赋能农业。

  苗德志还建议建立非遗文化专家人才库,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强化非遗文化梯队建设与人才培训,推动“非遗+产业”资源利用与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