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大文章

田鹏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24年01月16日

田鹏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法治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认知的连续性、思想的系统性、文化的包容性等独特的中华民族法律文化品格,特别是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饱含了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实践智慧。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价值取向提供了历史借鉴;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了重要启示;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提供了治理智慧。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贯通、融通起来,创造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丰富智慧和宝贵法律精神。

致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形成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法律思想体系。中华文明延续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法律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使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基因与当代法律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法律文化加以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让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中国牢牢扎根,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范和法治理论,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自我表达。运用中国特色法律话语体系主动发声,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主张,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关系的公平与正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实践应用。《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出系统部署,将具有法治建设借鉴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治实践,在发展中继承,学古而不泥古,破法而不悖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永续源头活水,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转化成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立法工作中,以良法促善治、以良法保善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执法工作中。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司法工作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弘扬“法尚公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续提高公民法治素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发展研究”(L23ZD063)阶段性成果】

标签